上观新闻■去世后遗产去向曾震惊整座城市,【海上记忆】这位上海大富翁吝啬成迷


上观新闻■去世后遗产去向曾震惊整座城市,【海上记忆】这位上海大富翁吝啬成迷
文章图片
上观新闻■去世后遗产去向曾震惊整座城市,【海上记忆】这位上海大富翁吝啬成迷
文章图片
大约一百年前的上海 , 有一个叫作雷士德的英国老先生 , 每天都在外滩滨江漫步 。 《北华捷报》写到 , 在上海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在外滩偶遇散步的雷士德 , 听他讲述过去的变迁 , 了解这座城市的地价在过去60年间暴涨了多少 。
雷士德是谁?
1926年5月14日 , 雷士德在上海共济医院(GeneralHospital , 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病逝 , 安葬于静安寺公墓(今静安公园) 。 《北华捷报》和《大陆报》等英文报纸纷纷撰文回顾雷士德的一生 , 评价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 很早发现了上海的潜力 , 大量投资不动产 。 而他在上海的运气特别好 , 从一开始就很成功 , 无论做什么都能“点石成金” , 做成了上海历史上最大的几笔土地交易 。 雷士德在去世前已成为上海最大的土地拥有者之一 。 根据报道估算 , 雷士德拥有价值约300万英镑的财富 , 也有传闻称他的财产达500万英镑之多 。 英国学者PeterHibbard曾在《上海外滩》中评价,雷士德的洋行既做建筑设计与建造项目 , 又做土地和地产交易 , 开创了商业模式先河 , 堪称在上海投资最成功的英国建筑师 。
1840年2月26日 , 雷士德(HenryLester)出生于英国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敦市 。 他曾在伦敦接受建筑师和土地勘测师的训练 , 1863年到上海后受雇于工部局负责公共租界土地测量的工作 , 后来也为法租界测量土地 。 这些工作都完成后 , 雷士德回归建筑师的角色 。 他先与一名建筑师合作 , 但很快独立创业 , 沿着黄浦江岸设计建造了许多著名的洋行、码头和仓库 。
1913年 , 雷士德又与强生(GeorgeA.Johnson)和马立斯(GordanMorriss)联合创办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Morriss) , 专营建筑设计、土木工程、测绘检验、房地产抵押放款等业务 。 德和洋行发展成为近代上海实力最强的设计事务所之一 , 承接的项目包括外滩5号日清大楼、外滩17号字林西报大楼和南京路先施公司大楼等 。
不过虽然投资如此成功 , 雷士德的个人生活却与住华丽别墅的上海富豪们形成强烈反差 。 终生未婚的他生活非常简朴 , 穿别人的旧衣 , 交友不多 , 喜欢步行和乘公交汽车 , 被认为是上海英侨社区最吝啬的人 。
雷士德在外滩规矩会堂和上海总会居住多年 , 被认为是总会“最早、最奇怪的会员” 。 上海总会成立于1861年 , 又名英国总会 , 会员全部为男性 。 今日位于外滩2号的华尔道夫酒店是1911年落成的总会新楼 , 这里提供外侨绅士需要享受的一切 , 包括远东最长的L型长吧、弹子房、江景绝佳的餐厅和阅览室等 。 “点石成金”的雷士德却很少去总会酒吧消费 , 除了为会员提供免费蛋糕和葡萄酒的平安夜 。
富豪雷士德俭朴生活的谜团在他去世后揭开 。 雷士德去世时除了一名在军中服役的侄子没有亲属 , 他留下一份惊人的遗嘱 , 除了少量遗产赠予个人 , 将几乎所有遗产留在上海用以成立“雷士德基金会” , 发展医疗、教育和慈善事业 。
他生前指定用遗产分别资助建造仁济医院新大楼、雷士德医药研究院和雷士德工程研究院和学校 。 此外 , 一些慈善组织也得到捐助 , 如上海聋哑学校、虹口华德路圣路加医院、忆定盘路中国盲人院、董家渡穷苦小姊妹会、虹口黄包车夫会、南市穷苦精神病院等 。 遗嘱还设立5万两银子的雷士德奖学金 , 面向在上海就学的所有国籍、无论宗教信仰的14岁以下的男女学生 。 从这份遗嘱可以看出 , 雷士德十分关心城市弱势群体 , 同时重视医学和教育事业 , 富有长远发展的眼光 。
著名历史学家熊月之在题为《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异质性》的一次讲座中 , 提到早年在上海的欧美侨民曾普遍拥有文化优越感 , 轻视中国文化 。 但随着广泛接触与深入了解 , 他们中有不少人变得热爱中国文化 , 对中国友好 。 而雷士德这位在上海英侨中屈指可数的富商更为典型 , 他临终前将其毕生积累的财富捐献出来 , 受惠的是贫病幼弱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