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张继先:“拉响警报第一人”( 四 )
更多时候 , 张继先都是一个人回到酒店里哭 , “怕那些护士看到” 。 张继先说她需要在别人面前装得坚强 , 她要传递给同事以及患者以信心 , “告诉他们可以撑得下去” 。
本文插图
“病人实在太多了 。 我们人真的不够 。 把这件事做完了 , 后面跟着更多的事情过来 , 望不到尽头 , 没有希望 。 ”
装也很辛苦 。 “太累 。 ”
看到那么多病人 , 但是救不了 。 张继先对自己很否定 , 也觉得无奈 , “也可以说是孤独 , 什么样的情绪都有” 。
各省市的医疗队陆续进入武汉 , 让张继先觉得“我们不是孤军在奋战” , 这给了她很大的力量 。
回应 新冠肺炎现在已经全球大流行 , 这超出了张继先的预期 。 “湖北武汉是最先发现的 , 但是病毒的源头不一定在武汉 。 科学家应该赶紧再研究研究 , 仔细研究它的源头到底在哪 。 ”
这件事情比非典要厉害得多 , 张继先是从病人数量上感觉到的 。 “医院里人山人海 , 病人洪水潮水般地涌向医院 。 ”
武汉各大医院都是这样 , 这比当初非典的发病率要高 。
看到这么多病人 , 张继先怕了 。
更重要的是 , “他们到医院来了 , 没有病床提供给他们 。 作为医生 , 我们就好像有拳脚但施展不开” 。
本文插图
回头来看疫情的发展轨迹 , 病人洪水一样涌向医院让感染率上升 。 “他们本来可能不是这个病 , 到医院来了以后 , 反而就成了这种病 。 ”
张继先率先提出来无论轻症、重症 , 都需要集中收治 。 “只要是病人都应该得到治疗 。 但是 ,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 , 只能是重症病人才能收得入院 。 轻症的病人没有办法住院 , 只好在家居家隔离治疗 。 ”
轻症患者口服药或者是去门诊打针 , 打完针就回家 , 因为医院没有床位提供 。 “医生说这样的话 , 其实是很无奈的 。 ”
2月5日 , 方舱医院的建成回应了张继先的“无奈” , 很多轻症患者到了方舱医院 。
居家隔离 , 一家人有一个人生病了 , 带着全家几个人生病 。 建方舱医院的道理 , 也就是把所有的病人都集中起来 , 由医生看着 , 把他隔离起来 , 对他的家人是一个保护 , 对病人来讲 , 有医生看着他的治疗 。 病人有变重症的苗头时 , 就赶紧转到正规医院来治 , 如果康复了 , 就可以回家了 。 对病人来说 , 方舱医院是很好的过渡 。
本文插图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 , 医护人员帮助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中)拿行李
“他有地方可以去了 , 也不耽误他的治疗 。 ”
李文亮去世的消息让张继先有所触动 , 她的关注点是他到底怎么感染的?他是眼科医生 , 不是呼吸科医生 。 “那就是说这个病人首诊到眼科 , 没有去发热门诊?”
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因新冠肺炎去世 , 其中不乏专业领域里的顶尖专家 , 张继先很难过 。 “医生培养的周期很长 。 要做一个好医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
治好一个 , 下一个又来了 很多人出院的时候 , 感谢张继先救了他(她)一条命 。 张继先就想:“真的是我救了他的命吗?我没有那么伟大吧?!”
“把病人治好了 , 就行 。 不管怎样 , 我都是好好地做事 , 我把他治好了 , 下一个病人又来了 。 ”
“医生看病不都是这样子吗?平常是这样的 , 这次也是这样子 。 我们尽最大的可能进行治疗 。 ”
病人也变了 。 以前就医时 , 形形色色的病人中 , 总有一些病人 , “他们自己不懂专业 , 又要问 。 他问了123456 , 回头再问你123456 , 同样的问题 , 循环往复地问 , 很耽搁时间” 。
- 「传染病」张文宏:疫情期间如果发烧了,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
- 传染病@以公开透明让“隐形人”现身
- 『传染病』科普在线 | 预防春夏常见六大传染病,这些措施要做好!
- 『传染病』实时|全球确诊超百万 美确诊236339例全球最多 意累计治愈人数平稳增加
- 『传染病』4月1日:新增境外输入35例、无症状感染者55例
- [传染病]官方紧急提醒!最近出门,建议带上这三个“码”!
- 【传染病】抗疫利器 金旅推出“康达”智能防疫工作站
- 【传染病】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
- 传染病@新冠检测试剂强势“出海”我国21家生产企业紧急驰援全球
- 传染病:中国加强医疗物资出口管理:需要取得我国注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