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一张用门神画保护下来的红军字条

来源: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作者:唐莹
这是红军经过四川省彭水县黄家坝时 , 留给老乡黄堂珍的一张字条 。 虽然字条已经泛黄破损 , 上面仅30余字 。 可这短短几十字 , 却饱含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 彰显着红军指战员严格执行群众纪律的优良作风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一张用门神画保护下来的红军字条
文章图片
1933年夏秋 ,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 同时调集大批兵力进攻湘鄂边根据地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简称红3军)在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的率领下 , 在湘鄂川黔边界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 当时 , 由于没有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 红军的人员补给、弹药武器、伤员安置等都非常困难 。
1934年5月8日 , 贺龙、关向应率领红3军冒雨攻打彭水县城 , 全歼国民党第21军第13旅1个营 , 俘敌400余人 , 缴枪300余支 , 成功占领县城 。 随后 , 红3军西渡乌江 , 向黔东方向进军 。 行军途中 , 进入贫困的苗、汉民族杂居的黄家坝地区 。 由于当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 加上反动政府的造谣宣传 , 当地群众不了解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 纷纷携家带口外出“/p>
红3军第7师机炮连1排的红军官兵见屋舍的墙面上写满反动标语 , 便知当地村民误信了谣言 , 把红军当成旧军阀 , 纷纷逃离了家园 。 红军经过连日来的行军作战 , 所携带的干粮早已吃完 , 老百姓迟迟不回家 , 村里连个买东西的地方都没有 , 战士们饥肠辘辘 。 此时 , 战士们看见一间房子的门虚掩着 , 像是有人 , 便上前敲门 , 但得不到任何回应 。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推门进入屋内 , 他们在灶台下发现半坛咸菜 , 在院子里发现几根大葱 。 于是 , 他们取来一些柴火 , 用咸菜和大葱做了一顿饭 。 临走时 , 战士们不仅挑水把屋里的水缸装满 , 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 还留下6升黄豆作为对他们并不知道姓名的这家老乡的补偿 , 同时在门板上贴着这张字条 , 向老百姓说明情况 。
红军离开后 , 房屋主人黄堂珍“避难”回到家中 , 看到自家门板上贴着一张红色的字条 , 激动地推开屋门 , 看到的是整洁的院落、满满的水缸 。 他手里捧着红军留下的黄豆 , 一股暖流涌入心间 。 此时 , 他才真正认识到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 是具有铁一般纪律的部队 , 与又杀又抢的国民党军队完全不同 。 感受到“这些兵”的不同 , 黄堂珍决定将字条保存下来 , 作为永久的纪念 。 但由于纸薄 , 粘得又结实 , 揭下来字条就会撕破 。 如果不揭下来 , 当地正处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之下 , 他的生命和字条都难以保住 。 于是黄堂珍买来了一张门神画 , 贴在门板上 , 正好把字条盖上了 。
从此以后 , 黄堂珍每逢过年 , 都要小心翼翼地揭下旧门神画 , 换上一张新的门神画 。 就这样年复一年 , 门上的年画始终在变 , 唯一不变的是埋藏在年画下的秘密和黄堂珍盼望着红军再回来、盼望着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打胜仗的急切心情 。
1949年底 , 在全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的喜庆氛围里 , 在锣鼓喧天和鞭炮声中 , 黄堂珍激动地揭去门神画 , 露出了当年红军留下的字条 。
1958年 ,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号召全国人民捐献革命文物 。 黄堂珍老人得知消息后 , 主动将贴着红军字条的门板从自家大门上锯下来 , 交到涪陵军分区 , 后经原成都军区展览办公室移交到军事博物馆收藏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一张用门神画保护下来的红军字条】(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