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此起彼伏,宅经济能否成为主流?
疫情催生宅经济
本文插图
随着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 , 足不出户成为了“抗疫”最简单最迅速的方法 , 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宅经济” 。 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了人们和外界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 的确 , 智能产品的普及让我们不用出门同样可以享受到“消费的快乐” 。 Quest 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之后 , 由于远程办公、在线学习的需求上升 , 互联网人均使用时长比春节期间增加了30分钟飙涨至7.3小时(2019年春节5.6小时、2020年春节6.8小时) 。 知名手游《王者荣耀》近日也涌入大量用户 , 有媒体报道称 , 大年三十当天 , 《王者荣耀》流水为20亿元左右 , 去年同期则为13亿元 , 显示出手游行业在这段不出门日子里的火热 。 宅经济依托互联网 , 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快捷等特点 。 一时间 , 人们仿佛看到产业格局会带来变动 , 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 有了新的希望 。
本文插图
必须承认 , 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网上支付……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 , 这些早已“日用不觉”的生活方式 , 成了“宅男宅女”居家必备的解决方案 。 从学习到办公 , 从医疗到教育 , 从娱乐到消费 , 每个人都能在这段特殊时期感受到网络创新的便利、技术变革的红利 。 反过来看 , 疫情下的“宅生活” , 是对人们接受新生活方式的一次尝试 , 也是对“宅经济”如何变得更加成熟的一次考验 。 就在疫情防控期间 , 不少在线平台因为用户过载导致崩溃 。 有数字化平台在开工第一天就紧急扩容 , 满足超过1000万家企业近2亿上班族的需求;有电商平台和传统服务型企业互伸援手 , “共享员工”的模式应“疫”而生 。 一些新企业浴火重生 , 一些新行业破茧化蝶 。 比如 , 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新机遇、5G商用加速推进、AI等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网络视频步入发展黄金时期 , 等等 。
的确 , 比起传统的服务业行业来说 , 线上+线下的结合对于实体店的经营和收入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 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 , 中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 特别是在交通运输 , 餐饮服务 , 旅游行业等多个行业上损失较大 。
现在看似万物皆可“云” , 但宅经济究竟是疫情时期的短期被迫选择 , 还是会成为我们的新消费常态呢?
恢复实体经济迫在眉睫
本文插图
首先 , 我们要知道作为城市经济基础的各种实体经济产业仍然处在半休眠的状态 , 许多中小企业仍在破产的边缘徘徊 。 那么为了助力实体经济的恢复 , 中国是否应该推出大规模的刺激性政策呢?
走出家门交流的渴望、真实交流的体验 , 是人类在城市生活中的不断追求 , 也是城市繁荣的最基本元素 。 城市需要创造这样的环境 , 打造城市生生不息的活力 。 而宅经济可能只是繁花似锦的城市文明中的一朵小花 , 很难寄希望其带来城市姹紫嫣红的春天 。 面对恢复如今“半休克”的实体经济 , 我们不仅感受到来自城市的单调 , 同时还会造成实体经济的通胀 。 如果资金因为在实体经济中无所作为而流向股市 , 还会恶化股市泡沫 。
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认为 , 中国的经济政策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市场化政策 , 因此要考虑的因素和背景要复杂一些 , 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和政治;或者说 , 既要考虑市场 , 又要考虑政府 。
客观来看 , 如果从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性质来分析 , 实际上是不需要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的 。 原因在于 , 这场开始在全球蔓延的疫情 , 从日本、美国、新加坡以及欧洲主要国家的应对来看 , 采取的都是类似于应对流感的措施 。 这些国家的央行倾向于维持偏宽松的政策 , 并不单是针对疫情 , 主要是考虑到近期全球资本市场的向下调整 。
- 人民网@【战“疫”说理】疫情防控中如何有效实现经济复苏?
- 「百度」百度发布直播搜索大数据:疫情下电商及知识类直播增速明显
- 「新华网」中美举行网络研讨会分享抗击疫情经验
- 「新华网」亚行:新冠疫情将导致亚太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放缓
- 中新网:美国多地延长应对疫情的临时政策
- 北京商报@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工信部:随着国际疫情进一步扩散
- 『行知至知行』PTA:加工利润提供探底空间
- 「泱泱世界里」粮食概念股走一波,要开始屯粮了吗?
- 疫情过后,中国将引领经济复苏
- 『新闻晨报』 全球疫情拐点何时到来?钟南山最新预判:全球疫情拐点或在4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