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翦春云绿】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关键一战,以少胜多的战术胜利,古勒山之战( 二 )


这时 , 努尔哈赤觉得时机已到 , 令旗一挥 , 山上的额亦都率领百名精骑冲下上来向联军发起攻击 。
额亦都只是佯攻 , 目的是为了吸引联军的注意 , 联军看额亦都人少 , 争先恐后想要争功将他歼灭 , 额亦都诈败退向古勒山 。 联军果然中计 , 杀向古勒山而来 , 遭到山上早有准备的滚木礌石的攻击 , 阵脚大乱 。
山上建州兵乘机杀下山来 , 混战中 , 九姓联军的总指挥——叶赫贝勒布寨死于乱军之中 , 叶赫部失去贝勒无心恋战 , 联军失去主帅也一片混乱 , 努尔哈赤乘机挥兵追杀 , 联军就此败下阵来 , 建州军追杀出百里开外 , 联军死伤惨重 。 叶赫贝勒布寨被杀 , 乌拉贝勒满泰之子布占泰被俘 , 记载中古勒山下 , “兵马填江,积尸遍野” 。
【叶翦春云绿】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关键一战,以少胜多的战术胜利,古勒山之战
文章图片
努尔哈赤的战争艺术
通看古勒山之战的整体过程 , 表面上努尔哈赤使用的战术并不复杂 , 类似于《三国演义》里一些桥段的复制 , 不过细细分析 , 这里面体现的是努尔哈赤的战争艺术 。
首先是努尔哈赤的战术决心 。
如果选择主动撤退 , 等于向联军示弱 , 不仅把征服的土地白送出去 , 士气上也会受到巨大打击 。
纵观努尔哈赤用兵 , 很少有主动撤退的例子 , 这次也不例外 , 不管面对的是九姓之师还是之后萨尔浒明朝的大军压境 , 努尔哈赤抵抗的决心都非常坚决 , 撤退 , 是不可能撤退的 。
那么坚守城池呢 。 联军大兵压境 , 建州兵少 , 如果按照常规方式作战 , 收缩兵力防守 , 这正中联军下怀 , 劣势之下城池很难有把握坚守到最后 。
打呆仗从来就不是努尔哈赤的用兵策略 , 他指挥作战的特点是用兵灵活 , 善于出其不意 。 古勒山之战他设下伏兵 , 一举击垮九姓联军 。 二十六年后 , 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对阵明军同样也没有死守 , 以“我兵虽少 , 并力一战”的战术 , 分别击垮了明军的几路主力 。
【叶翦春云绿】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关键一战,以少胜多的战术胜利,古勒山之战
文章图片
另外 , 里面还有很强的心理谋略 。
努尔哈赤使用的计谋看似简单 , 其实是需要因地制宜使用 , 建立在对己方和敌方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成功 。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 , 诱敌伏击之计也被反复使用 , 共同的特点就是敌众已寡 , 敌军又有骄纵心理 。 比如孙武以三万破二十万的吴楚柏举之战、孙膑全歼庞涓的马陵之战、南北朝宇文泰的沙苑之战 。
不过可别以为伏击战都能成功 , 伏击失败反被对手打穿的战役也有很多 , 比如唐朝苏定方征讨西突厥 , 西突厥设下包围却反被唐军击溃 , 明初李文忠被元将蛮子哈刺章诱入包围圈反而大败元军等 。
这样的谋略 , 并不是随处能使用的 , 一旦用不好 , 自己分兵被各个击破反而得不偿失 , 努尔哈赤敢于使用 , 正是看到了敌人的弱点 。
敌军的弱点是什么呢?建州面对的敌人是个联军 , 而且由九个部落组成 , 必然存在指挥不统一 , 各自为战的情况 。 只要能击破一部 , 就能产生成倍的震慑 。
联军人数虽多 , 指挥却不协调 , 众贝勒又有骄纵心理 , 建州军本来人数就少 , 额亦都也只是一支偏师 , 人多势众的联军认为只要平A过去就能把他歼灭而忽略了地势之利 , 建州军居高临下 , 又先用滚木礌石打乱联军阵脚 , 联军则是仰攻 , 队形难以施展 , 反而束手束脚 。 努尔哈赤利用的正是敌人的弱点 , 才敢大胆出奇制胜 。
这种诱敌之计 , 一般正是用在敌众我寡的战场情况下 , 配合出其不意的战术 , 才能一举致胜 。
与之相对的 , 建州军队指挥却高度集中统一 。 努尔哈赤出战的时机也把握的相当好 , 这就是他所采用的战术“借地以困之 , 设计以诱之 , 斩首以夺之 , 并力以击之” 。
【叶翦春云绿】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关键一战,以少胜多的战术胜利,古勒山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