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防“闹”于未然!对医闹零容忍,更当零发生


医闹@防“闹”于未然!对医闹零容忍,更当零发生
文章插图
医护人员帮助新冠肺炎治愈患者拿行李 。 图据新华社
从“小切口”立法 , 根除医闹顽疾 。 3月26日 ,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一审《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草案)》 。 草案提出了多项具体的应对措施 , 如医院应装一键报警等安全防范系统 , 建立安检制度;高风险人员就诊可实施安保人员陪诊监督等防范措施;赋予医务人员避险保护和医院有条件暂停诊疗的权利 。 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受到全社会高度认可的时刻 , 北京市立法保护医院安全和医护人员权益 , 可谓正当其时 。
近年来 , 医闹已成社会痛点 , 暴力伤医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 , 社会各界要求惩治医闹的呼声不断 。 在司法和行政管理层面 , 打击医闹的政策和措施已有不少 , 对暴力伤医的肇事者惩处不可谓不严 。 去年底震惊全国的孙文斌杀害民航总医院医生案 , 从凶手杀人到被判处死刑 , 只用了20多天 。 但是 , 医闹现象依然没有得到彻底遏制 。 就在前几天 , 鄂尔多斯市一名女医生被病人持刀捅伤 。 接二连三的医闹事件 , 伤害的不只是医护人员 , 更一次次扎向医患间的纽带 , 影响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 。
医闹难以根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 是很多措施惩治于后 , 难以预防在前 。 北京这份草案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 , 正因为要从多个维度阻止“医闹”发生 。 “提前”、“防范”在草案中高频出现 , 无论是公安对安全隐患的提前介入 , 还是医院对高危人员的监督陪诊 , 都是从前端入手 , 掐灭一根根有可能点燃医闹事件的导火线 。 对医闹行为 , 对暴力伤医 , 相比于“事后零容忍” , 人们更希望看到的 , 是“事前零发生” 。 此次草案中明确的各项提前防范细则 , 正是保障“零发生”的有力举措 , 防“闹”于未然 。
当前 , 全国上下共抗疫情 , 白衣战士成为众多网友的“新晋偶像” 。 在抗疫一线 , 白衣天使的无私与大爱 , 令患者感动 , 也让公众动容 。 有人感叹 , 在此期间医患关系达到了空前的和谐 , 呈现出最理想的样子 , 希望此时此刻的和谐医患关系 , 能在疫情之后得到延续 。 连日来 , 援鄂医生返回各地时 , 都受到高规格礼遇 , 就有评论指出 , 社会对医生的“最高礼遇” , 其实是对医生生命及人格的尊重 。 “稳准狠”地掐断医闹苗头 , 让他们不必一边问诊 , 一边胆战心惊 , 也是表达这份尊重的一种方式 。
防“闹”于未然 , 需要法律保障;在实际生活中 , 和谐的医患关系 , 医患彼此信任 , 同样是杜绝医闹的良药 。 上个月 , 有两张场景相似的照片被网友粘贴在一起:一张是浙江一处隔离病房外 , 一名3岁的小患者在出院后与护士阿姨互相鞠躬;另一张则是上世纪初 , 杭州某医院院长在查房时 , 面对小患者鞠躬致谢时回礼的一瞬 。 两张照片引发感慨连连 , 不仅因为动作上的巧合 , 更因为这些影像纪录着和谐医患关系的代代相传 。 医者有仁心 , 患者必能安心;患者有感恩之心 , 医者必能尽心 。 打击医闹 , 需要“小切口”的立法防范 , 更需要这种和谐关系的“天然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