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中美智能音箱鼎立:亚马逊+谷歌VS阿里+百度+小米


「Google」中美智能音箱鼎立:亚马逊+谷歌VS阿里+百度+小米
本文插图
2019年 , 智能音箱全球出货量终于突破了1亿大关 。
这个出货量具有里程碑意义 , 印证了智能家居市场将是继智能手机之后 , 全球最大消费科技市场 , 同时表明智能家居的落地应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
尽管机构统计数据各不相同 , 比如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指出 , 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达到1.469亿台 , 同比增长70%;而在Canalys的最新估计中 , 2019年全年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了1.25亿个智能音箱 , 比2018年增长了60% 。
但是2019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超过1亿 , 同比增长率超过50% , 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
分地区来看 , 经过数年时间发展 , 美国巨头在全球智能音箱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 终于开始慢慢被中国产商们追平 。
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 , 亚马逊仍然是领导品牌 , 但其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33.7%下降到2019年的26.2% 。 谷歌以20.3%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二名 , 较2018年的25.9%也有所下降 。
亚马逊和谷歌增速都没能跑赢市场 , 推动市场强劲增长的反倒是阿里、百度、小米这些来自中国的后起之秀 。
《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最新数据显示 , 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在过去的一年经历了爆发式发展 , 2019年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达到4589万台 , 同比增长109.7% 。 中国厂商百度 , 阿里巴巴和小米都以高速增长 , 摄取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
并且中国三强阿里、百度和小米市场份额相加 , 也几乎和美国双雄亚马逊+谷歌的市场份额相等 。
智能音箱市场的美国单边强权时代已经宣告落幕 , 开始过渡到中美势均力敌的对峙阶段 。 让人惊异的是 , 这种巨变从勃发到尘埃落定 , 也只过了短短两年时间 。
从亚马逊开始
人工智能的载体应该是什么?手机、机器人还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
在2010年新一波的人工智能产业化热潮兴起之后 , 这个问题 , 就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们重视起来 。
站在2014年的历史十字路口 , 亚马逊、谷歌和微软 , 都看到了语音交互技术的成熟 , 和为这项人工智能应用技术 , 找到合适载体的必要性 。 但是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 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
针对这一段过往 , 陆奇在采访时曾评价道:“微软和谷歌犯了同样的错误 , 即专注于手机和PC端的语音助手 , 而不是开发专门的新设备……亚马逊是AI的榜样 。 ”
陆奇口中的“新设备” , 就是Echo 。 2014年11月 , 亚马逊凭借Echo打开了美国市场 , 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 , 人工智能最好的载体就是智能音箱 。
基于对语音交互的应用和对家庭场景的切入 , 智能音箱比手机和PC端的语音助手更快地迎来了爆发期 。 如同2006年率先面向企业提供云服务 , 这一次亚马逊又走在了趋势的前面 。
【「Google」中美智能音箱鼎立:亚马逊+谷歌VS阿里+百度+小米】先发优势给亚马逊带来了长达两年的市场窗口期 , 这段时间内科技巨头们都在潜心研发、默默蓄力 , 因此亚马逊在市场上并没有遇到足够分量的挑战者 , 一时间Echo成为了智能音箱的代名词 , 直到Google Home发售 。
谷歌AI能力够硬核
在Google Home发售之前 , 亚马逊Echo占据着智能音箱市场99%以上的市场份额 。 而在2016年11月Google Home发售到2017年4月 , 不到半年时间内 , 谷歌就成功从亚马逊手中抢夺了23.8%的智能音箱市场份额 。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 , Google Home相较于Echo更实惠的价格 , 和更优雅的设计固然功不可没 , 但Google Home比Echo更智能 , 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关键 。
其实这并不符合常理 , 要知道在2016年底Google Home发售时 , 两年多时间内 , 亚马逊已经积累起了7000多项Alexa Skills(语音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