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唬』吓唬式教育 是管教还是伤害?( 二 )


而这时候,孩子大吸口气,背起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妈妈想起——自己曾吓唬儿子今年不会背,就无法在妈妈工作的小镇念小学,就见不着妈妈了……
火车汽笛,妈妈必须上车离开,儿子还是执着背着,尽管妈妈听不见,他依然用尽嗓门,背诵到“九九八十一”。
最终,列车启动,孩子全程没和妈妈说过一句话,一直在背“九九乘法表”。
剧情设计上的确很感人,但我却不禁为影片中的丁丁感到可怜。
渴望见到妈妈的孩子,在相见的那一刻,不应该是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扑到妈妈的怀里,撒着娇诉说自己的想念吗?
当我看到丁丁被妈妈吓唬得日夜准备着背诵,见到妈妈却只是战战兢兢地讨好着,想用自己“完美”的表现来换取妈妈的欢心,以希冀得到下一次的“三分钟”。
这位妈妈从未想过,她一句随口无心的“吓唬”,让孩子紧张地准备了几天的背诵,见到妈妈也不敢多说话,拼命地完成这个妈妈的“任务”。
而很多家长往往对这种“吓唬”不以为然,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 4 -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小时候每当我调皮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说我是福利院领养来的,不听话就送回去。我因为这句话哭了很久。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战战兢兢,也不敢瞎闹,生怕犯了错被送回福利院。
直到大学毕业了,我才知道,爸妈那句话是玩笑话。而我因为这句玩笑话,痛苦了十几年。
就像知乎网友说的一句话,为什么大家总会用“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话去吓唬孩子呢?
是因为在大部分成年人心里,儿童不是人。
这句话,话糙理不糙。一句以为开玩笑的话说给没有是非观念的孩子听,只会慢慢地累积恐惧和压力。
长此已久,父母的“吓唬”就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艾尔菲·科恩称这种做法叫“爱的撤回”,这种暂时的情感抛弃,不是体罚,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
再者,这种吓唬更是一种不合理的惩罚,会加之孩子们的认知错误。
对医生、警察等这类服务人民的职业却“借用发挥”为惩治小孩子的“代言人”。如果真正遇到危险时,孩子便不会主动去寻求帮助,反而使自己陷入困境。
俗话说,童心不可辱。
也许当孩子情绪失控时,给他们一个拥抱,或者静静地坐下陪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接纳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