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让东吴懵了圈,那是因为他做到了这3点!,诸葛亮“舌战群儒”


曾仕强@让东吴懵了圈,那是因为他做到了这3点!,诸葛亮“舌战群儒”
文章图片
一个人的基本功要好 , 基本功不行就去工作了 , 会遇到很多难题 。
「曾仕强每日箴言」
《三国演义》中 ,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 , 叫“舌战群儒” 。
讲述了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 , 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 , 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 。
辩论场上 , 诸葛亮口若悬河 , 每一句话 , 都如一把把利剑 , 把每一个人来犯的敌人 , 杀得片甲不留 , 让人看后不禁热血沸腾 , 拍案叫绝 。
经过此次辩论对垒后 , 诸葛亮也一战成名 , 在接下来与各方的斡旋中掌握了主动 , 为后来促成赤壁之战打下基础 。
那么 , 处在当时那个情境 , 诸葛亮面对东吴那么多谋士的刁难 , 镇定自若 , 终获胜利 , 真的只是靠着强大的气场和天生的一张善辩之嘴吗?
当然不是 , 这其中满满都是处事的智慧……
1
孙权用意高明
诸葛亮急事从缓
当时 , 诸葛亮料定孙权有联合之意 , 所以决定随鲁肃前往江东说服孙权共同对抗曹操 。
到了东吴 , 孙权并没有马上接见诸葛亮 , 而是先让他会见江东群臣 , 然后再共商大事 , 这是孙权很高明的地方 。
如果他一听说诸葛亮来了 , 二话不说就先请过来见面 , 就会留下很大的后遗症 。 因为这件事不是孙权跟诸葛亮就可以决定的 , 否则他们两个人谈妥就好了 , 还管东吴的大臣干什么呢?
只是那样的话 , 就无法出现孙权所希望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局面了 。
所以孙权决定先让诸葛亮去碰碰钉子 , 看看他能否说服张昭等人 。 如果说服了 , 孙权借力使力就解决了很大的难题 。
如果诸葛亮连这些人都说服不了 , 孙权就要重新考虑是否应该跟刘备联合起来抵抗曹操了 。
于是孙权跟鲁肃讲 , 先让诸葛亮好好休息一下 , 明天让他会见东吴大臣 , 然后再一起议事 。
但诸葛亮怎么会有心情休息呢?他内心万分焦急 , 刘备那边危险重重 , 孙权这边早一天下定决心联合抗曹 , 刘备那边就早一天得到保障 。
但他也不能强行去见孙权 , 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 于是只好既来之则安之 。
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急事要缓办 。
急事急办 , 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
急事缓办 , 先让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 , 然后再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走 , 才会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当 。
2
心中有数有胜算
激辩群儒底气高
第二天 , 鲁肃安排诸葛亮跟江东谋臣见面 。
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 , 就把这些人当作个案研究过 , 因此对他们的情况一清二楚 。 但诸葛亮并没有显露出来 , 而是见谁都说久闻大名、久仰久仰 。
从来不轻易把自己的真相显露出来 , 这是非常高明的 。
落座后 , 诸葛亮知道 , 自己再怎么跟他们讲都没有用 , 倒不如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 所以他并不先开口 , 而是从容不迫地拂拭着扇子 , 看哪一方会先沉不住气 。
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 要想达到诸葛亮的这种境地 , 需要靠后天不断地修养 。
在双方都不开口的情况下 , 张昭率先发难 , 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 但刘备未得他时还能割据城池 , 有了他后反不如当初 , 难道管仲、乐毅就是这样的吗?
可诸葛亮面对东吴群儒 , 不但不谦虚 , 反而夸口自大 , 说新野兵马不到一千 , 却以火烧水淹抵挡了夏侯惇和曹仁的数万兵马 , 就是管仲、乐毅也未必能如此 。
一项谦虚的诸葛亮 , 怎么这时候不谦虚了呢?
因为他一个人要面对那么多人 , 而且所有人都对他不怀好意 , 如果他再谦虚 , 岂不要被众人压死?
如果他一来就请各位多多指教 , 说自己那边处境危险 , 请东吴相助一把 , 那大家就会一起把他轰出去:原来你是想求助我们东吴 , 借助我们的力量去抵挡曹操 ,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