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助力下 给抗疫披上一层科技保护衣


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在感知、思维、效应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 。 近年来 , 随着AI、大数据、智能制造的发展与突破 , 使得机器人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提升 , 加之语音交互、人脸识别、自动定位导航等技术与机器人融合不断深化 , 智能机器人种类更是越来越丰富 , 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助力下 给抗疫披上一层科技保护衣
本文插图
智能机器人
其次 , 它可以按照人的指令完成各种各样相对简单的工作, 如侦察、配送、接待、送餐、娱乐、陪护、教育等 ,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不能或不愿完成的事 , 不仅能自主工作, 而且能与人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或在人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
例如疫情期间 , 京东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了在武汉的首单配送 , 成功将医疗与生活物资从京东物流武汉仁和站点运送至武汉第九医院;苏宁物流推出机器人协助配送计划 , 快递员配送至小区门口后 , 交由已经消毒的苏宁无人配送机器人 , 它可以自行判断路线、乘坐电梯、以及提醒消费者取货 , 即可实现“无接触式配送” 。
哈奇智能推出应用于住宅社区无人配送的智能物流机器人hachi delight;优必选的5G机器人在深圳鹤洲检查站充当高速检查站义警 , 全天24小时提醒过往司机提前扫码 , 对入深人员及车辆信息进行全覆盖检查登记 。 据悉 , 每台机器人可以节省4名警力 , 同时减少人员近距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 。
当然 , 日常生活中 , 这样的例子也是层出不穷 。
智能机器人 , 给抗疫披上一层科技保护衣 目前 , 随着市场对智能机器人需求的日渐增多 , 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 , 应用模式也更具有创新性 。 如阿里达摩院借助卫生部门提供的知识包 , 研发出的“智能疫情机器人”;新松与国内医院合作 , 共同研发出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消融医疗辅助机器人”;猎户星空研发推出的“智能疫情防控机器人”;京东数科推出“疫情问诊机器人”等 。
其中 , 京东数科推出疫情问诊机器人 ,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 , 机器人可学习与疫情相关的专业知识 , 对用户提问进行基本的分析判断 , 起到辅助医疗作用 。 猎户星空研发推出的“智能疫情防控机器人”是由多摄像头模组、激光导航雷达等组成 , 除了可回答就诊者的基本问题、实现智能导诊外 , 还能够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远程诊疗 。
另外一些平台型企业 , 如科大讯飞、云知声、思必驰等为机器人公司提供智能技术 , 使得智能语音迅速得以普及 ,所以虚拟机器人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 百度在疫情期间免费向全国疫情防控机构开放的智能外呼平台 , 通过智能外呼机器人让社区疫情防控效率提升 。
而以上这些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也带动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多元化 , 使其走上发展快车道 。 由下图(2013-2018年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及2019年预测)可看出 , 从2013年到2018年增长率达到了33.2% , 尤其是2017年到2018年增长率增长接近16% , 2018年销售额为18.6亿美元 。 预计2019年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达到22亿美元 。
「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助力下 给抗疫披上一层科技保护衣
本文插图
对此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表示 , “变革时代的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 , 网络化、智能化和融合化趋势日益显着 , 带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 促进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协同发力 , 并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 许多前沿核心技术突破涌动 , 新产品爆发性增长 , 产业欣欣向荣” 。
攻坚时刻: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趋势逐渐显现 与此同时也会发现 ,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 ,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 但在核心零部件芯片、传感器、减速器以及一些其它零部件 , abb、库卡等国外厂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占据先发优势 。 国内企业新松、地平线、寒武纪等 , 在激光雷达传感器、AI芯片等新兴技术领域也正在寻求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