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创客」深圳如愿以偿!青岛有没有机会?,国家科学中心扩容( 三 )


成都同样是国家科学中心的有力竞争者 。 成都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承载区域 , 在航空、航天、信息安全、军工电子、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机电装备和材料等工业领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 具有较强产业实力 。
这些城市各有各的特色和优势 , 都具备了入列国家科学中心的实力 , 竞争相当激烈 。
青岛机会在哪尽管从未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打造 , 但青岛从未放松在科研领域的探索 , 尤其在海洋科技领域 , 青岛科研实力名列前茅 。 青岛拥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一大批“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 , 聚集了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近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 , 海洋科技优势巨大 。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已成为青岛海洋科技的一张名片 。 其牵头实施“透明海洋”和“问海计划” , 支撑我国海洋监测探测装备研发和装备国产化 , 自主研发的万米级水下滑翔机 , 已在全球首次突破水下8000米持续观测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是青岛的另外一张王牌 。 中国科学院依托海洋研究所 , 联合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所等13家单位 , 共同筹建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 正在打造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
根据规划 , 到2020年初 , 将完成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筹建任务 , 基本建成高效、开放、共享运行的技术支撑平台体系;到2030年 , 将建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 形成多学科交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国际一流创新团队 , 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 , 造就一批国际著名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 , 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尽管海洋科技研发实力强大 , 但相比已经获批的国家科学中心 , 青岛的科技硬实力还有待加强 , 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数量仍然偏少 , 青岛科研水平想要再上一层楼 , 还需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
比如 , 青岛创新动力还不足 。 表现在 , 创新投入强度较低 , 2018年 , 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2.35% , 而北京、深圳、上海分别为6.17%、4.2%、4.16%;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 驻青高校学科布局与地方产业匹配度较低 , 科研院所科研能力特别是能够产业化的应用性技术研发能力未得到有效发挥 , 企业承接科技转换意愿不强、能力不足;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快 , 互联网平台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与杭州等先进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
一个城市没有科技引领能力 , 经济体量再大也成不了一流城市 。 青岛的当务之急就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 打好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 , 尽快补齐短板 , 奋起直追 , 加快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 不断增强在国家科技布局中的位置感 。
(来源:青报观象山)
青岛金企通小微企业融资信息一键抵达金融机构 ,
有融资需求 ,
上金企通平台!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