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我家住在黄河下游河堤旁,脚下的土地竟然不属于黄河流域

家住在黄河下游河堤旁,抬头看黄河,最能够感触黄河是“悬河”的特点。小编为此自豪的是农民能够利用虹吸现象引黄灌溉庄稼,可郁闷的是脚下的广袤区域,权威资料上竟然说不属于黄河流域。明明喝的是黄河水,却被黄河流域排除在外,对此,小编的感情总是疙疙瘩瘩。

文章图片
(郑州段黄河悬河)原来,灌区与流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灌区,顾名思义就是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系统和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面积;流域,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平时所称的流域,一般都指地面集水区。黄河下游的南北两岸河堤是两道屏障,成为黄淮流域、华北流域的分水岭。这是由黄河的历史变迁决定的。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在周定王五年以来的26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再到北的大循环摆动。其中决口、改道不计其数。大体上以孟津为顶点,在北抵天津海河、南界淮河的这样一个大三角洲上,都是黄河改道迁徙的范围。这就是伟大的黄河,华北平原、黄淮平原几乎就是黄河填埋出来的。

文章图片
先秦北流期:第一次大改道:战国时期①北流从天津及以南入渤海②大修提防,改道频繁,至西汉,在今沧州南入渤海。第二次大改道(69)东汉王景另辟新道,自长寿津由西南大河别出,由利津县入海。600年安流。第三次大改道(1048)北流、东流并存,呈游荡性活动。

文章图片
南宋元明南流期第四次大改道(1128)南宋阻金兵南下,在李固陵决河,黄河南下往豫东北、鲁西南“由泗入淮”。第五次大改道(1194)在阳武决口,河入巨野,郓城间分支,北由利津入海,南“由泗入淮”。近代东流期第六次大改道(1855)在兰阳铜瓦厢决口,穿寿张县张秋镇过运河入渤海。光绪元年(1875)全线筑堤,次年造成,今下游河道基本形成。从河南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历经143年,黄河下游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 竟然■我家住在黄河下游河堤旁,脚下的土地竟然不属于黄河流域】

文章图片
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文章图片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是黄河入海的地方。正常年份,黄河每年携沙造陆2万亩左右,使东营市成为全国“生长”土地最快的地区之一。

文章图片
这就是伟大的黄河母亲!华北平原、黄淮平原就像两个长大成人的儿子,瓜熟蒂落自立门户,各自拥有一方水土建功立业;而黄河三角洲正是黄河母亲的小儿子,年富力强的黄河母亲携手小儿子正在与时俱进!黄河母亲的伟大之处,不仅仅造地、造福,而且造文明、造智慧,她身体力行所体现出来的近与远、患与福、选择与摒弃、激浊与扬清、永恒与新生等等哲学思想都体现的入地三分,咆哮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