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的“怒吼”:调漂要精确到黑线?“大师们”为了啥?


|主线的“怒吼”:调漂要精确到黑线?“大师们”为了啥?
文章图片
|主线的“怒吼”:调漂要精确到黑线?“大师们”为了啥?
文章图片
|主线的“怒吼”:调漂要精确到黑线?“大师们”为了啥?
文章图片
|主线的“怒吼”:调漂要精确到黑线?“大师们”为了啥?
文章图片
|主线的“怒吼”:调漂要精确到黑线?“大师们”为了啥?
文章图片
|主线的“怒吼”:调漂要精确到黑线?“大师们”为了啥?
最近应粉丝的要求 , 实验演示了“1米主线在水下的重量” , 0.8、1.2、2.5、3.5四个型号 , 有兴趣的可以去我的主页 , 看看这期的视频 。 实验结果的结论 , 由于太过晦涩 , 但是个人又觉得比较有意义 。
所以现在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如下:
在不同水深调漂 , 浮漂的吃铅量不同 。而且这个变化和漂尾的粗细 , 以及主线的粗细有关 。 一般来说 , 越细的漂尾越明显 , 越粗的主线越明显 。 原因是尼龙主线的比重略大于河水的比重 , 一般在1.1左右 。 从浮漂往下的主线越多 , 浮漂的吃铅量也越小 。
至于大家实际作钓的时候如何运用 , 什么时候要注意 , 什么时候可以忽略不计 , 因人而异 。 但这里面的差异 , 大家是有必要知道的!这样出现变化的时候 , 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 更重要的是不会被某些所谓的大师忽悠 。
过于精确的调漂 , 没有意义 。这里说的“过于精确” , 是过分在意浮漂的调钓 , 调到几目 , 钓到几目 。 因为实际操作中根本无法达到 , 原因是受到影响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 之前说到的线组上的气泡的影响 , 只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 , 有兴趣的可以去我的主页 , 看看这期的视频 。
而称过了主线的重量之后 , 大家就会发现 , 某些大师所说的 , “调漂一定要非常的精准” , “调漂要调到 , 漂目间隔的黑线上”这种话有多离谱!
在半水调漂的时候 , 假如离底20公分 , 调到了浮漂漂目的黑线上 。 那么在真正钓底的时候 , 多了20公分左右的主线的重量 。

  • 这部分重量 , 计算过有多大吗?
  • 对浮漂漂目的影响 , 下压多少目 , 提到过吗?
  • 如果不考虑 , 在浮漂下方主线变重的情况下 , 刚才的“调漂精确到黑线”还有意义吗?

怎样减少主线重量的影响?之前说过 , “轻简钓鱼”作为一个建设性的自媒体 , 不介意别人挑毛病 。 当然也不会只挑毛病 , “始终努力提供帮助” , 这才是一个建设性的自媒体该做的事情 。 大家可以用以下方法应对:
  1. 调漂时 , 线组尽量靠近水底 , 或者说接近作钓时的状态 。
  2. 尽量不要出现 , 主线特别粗 , 漂尾特别细的情况 。 搭配要相对合理 。
  3. 在水深差异较大 , 比如说两三米以上时 , 根据情况 , 选择是否重新调漂 。
  4. 用更钝的钓法 , 忽略主线重量的影响 。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崇尚精准调漂?
  1. 鱼情需要 。 因为资源的限制或者其他特殊原因 , 很多时候不把浮漂调得灵一些 , 否则可能鱼获惨淡 , 甚至连动作都没有 。 这种时候对调漂的精准度要求较高 。
  2. 调4钓2 。 包括很多大师都已经承认了调4钓2的过时性 。 但没有人提到 , 或者意识到 , 同样过时的是延续而来的精准调漂 。 只抛弃了调4钓2 , 但没有抛弃它的弊端
  3. 利益驱动 。 试想一下 , 如果大家都是一个重铅到底 , 哪里还有什么漂形 , 漂号 , 材质 。 再配合入口性、膨胀、雾化 , 简直花样不要太多 。 而传统钓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不是鱼获少 , 而是里面没有太多的经济价值 。 多少人因为“灵敏” , 花了冤枉钱?
  4. 精神胜利 。 很多钓鱼人在没口、跑鱼、空军时 , 都想知道原因 , 或者说都想提升钓技 。 这也给了很多人可乘之机 , 大肆宣扬调和钓 。 而这种宣传也让部分焦虑的钓鱼人 , 找到了依靠 。 就像瞌睡时遇到了枕头 , 从而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