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有视频博主演示了明制汉服琵琶袖夸张的容量,从两只衣袖中掏出16件物品,包括钱包、驾驶证、镜子、防晒霜,甚至还有保温杯、照相机和手账!于是,“汉服袖子里可以放多少东西”引发了网友讨论。服饰史学家、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黄强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如今古装剧很容易误导观众,古人大袖衫要的是飘逸效果,不会装很多东西。
文章插图
(资料图片)
琵琶袖两头收窄,不易掉落内藏物品
近期多部古装电视剧正在热播,又可见古人随意从袖子里掏出银两、书信等物件的镜头,于是就有视频博主蹭热度,演示了“琵琶袖”的“有容乃大”,两只袖子里竟然能藏进16件物品,确实令网友大开眼界。不少网友开玩笑说,简直比哆啦A梦还厉害。
甚至还有网友发现,这种琵琶袖的袖口是收窄的,所以手可以下垂,内藏物品似乎也不容易掉出来,而袖根也是收窄的,抬高双手的话,这些物品好像也不会掉到咯吱窝。可见,琵琶袖的设计得确实得很智慧。
资料显示,琵琶袖多见于明代,江苏的出土文物中就曾有过明代琵琶袖的袍子。
文章插图
大袖要的飘逸效果,不是魔术师的道具服
那么古人真的会往袖子里放这么多东西吗?服饰史学家黄强教授告诉采访人员, 袖子不是万能的,不要把它想象成魔术师的道具服。
黄强专注研究服饰史30多年,特地对六朝大袖衫做了专章研究,还出了一本新书《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
“古人为了表现大袖的风度,是不会把东西都装进袖子里的。但是袖子里有夹层,可以放手帕这些小物件,大而重的物品肯定装不了。”黄强表示,大袖衫玩的是飘逸的效果,装很多物品的话,大袖会下坠。
魏晋时,大袖衫流行,称之为“褒衣博带”,这还是一个成语。而且大袖衫的面料有薄的,也有厚的,“你想象一下,薄面料的大袖衫,怎么可能会在袖子里装很多东西?既不结实,又会鼓鼓囊囊垂坠到地面,人都没法行走了。”黄强表示,厚的面料大多用在冬季服饰上,冬天衣服穿得层数多,或许能装点东西,但也不至于装得下水杯这些。
“就算古人在阅读时把书装在袖子里,那也只是暂时藏在袖口,不会长时间放的。”黄强解释说,因为古代对书很尊重,读书前甚至要沐浴焚香,而且古代的线装书也很厚,藏在袖子里的话,人也不舒服,“所以说,这些网友理解的’能装很多东西’,只是我们的想象,如果按照魔术师的要求来要求古人的话,那就属于道具服了。”
据了解,从已出土的文物来看,汉服袖子里是没有口袋的。所以说,古人看似把东西装进了袖子,但其实是把手伸进了内襟,装进内襟兜里。那怎么存放随身物品呢?古人有时也会背包,从敦煌壁画就可以看出,那时女性就已经会背着包出门了,有挎包也有腰带荷包,很时尚。
文章插图
南北朝宽袖对襟女衫裙展示图
古人着装不随意,袖口不是万花筒
“如今,古装电视剧中的服饰几乎没有不出错的。一些错误的用法和说法,也常常误导观众。不是说电视剧里的古装服饰不能有新的改造,而是因为历史的时代性很强,大方向上不该出错。”黄强还跟采访人员分享表示,古代着装很讲究,有规范、有规矩,而且按等级,不会太随意。而且中国传统服饰既有大袖衫,也有窄袖衫。
比如,同样是大袖衫,六朝与明代是不一样的,六朝服饰的特点是“褒衣博带”,后世对于魏晋(六朝)以“褒衣博带”来概括,“褒衣博带”的特点就是宽松的大袍形与长长的宽腰带。
他介绍说,从东晋一直到南朝各代,服装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趋向宽松肥大。《晋书·五行志》云:“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服饰宽大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士大夫生活安逸,纵情放达,追求飘逸的感觉,服饰宽大“褒衣博带”正好体现出飘逸之感,“峨冠博带”是士大夫追求的服饰形象。直到梁代,士大夫还喜欢穿肥大的衣服,系着宽松的长带,头戴高帽,足蹬高齿木屐,仪态很是潇洒从容。
文章插图
六朝大袖宽衫展示图
黄强表示,既然要潇洒从容,就肯定不会在袖子里装很多物品,最多也就是手帕,“魏晋时期还没有折扇,使用团扇,那么大是装不进袖口的。”那时的衣袖和衣裾都做得非常宽大,一个衣袖其实可以裁出两个普通的袖子,“我们读书时,就有同学说,古代袖子太大,衣裳太宽,太费布料了。虽是笑话,也是事实。”所以,贵族要表现那种风度洒脱的姿态,就要穿大袖衫,穷人只能短衣襟小打扮。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