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王兴徐正,叮咚来了( 二 )


前置仓模式中一直备受质疑的客单价不高等问题 , 也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暂时的解决 。 拿叮咚买菜来说 , 其日常客单价本来为65元左右(去年12月份数据) , 每单毛利率在30%左右 。 疫期 , 叮咚买菜的各项数据都和生鲜大盘一起得到了暴涨:订单量比节前工作日增长两倍 , 客单价涨70% , 按照过去65元计算 , 客单价过百 。
而随着对疫情的控制 , 人们日常的行动和消费行为渐渐恢复常态 , 商超和生鲜电商的各项指标也开始有了下行的趋势 , 购买数量和价格都会回落 , 但主流认知依然是 , 这次的疫情还是带来了一大批新的用户 , 成功培养了更多的用户习惯 , 同时部分家庭会保留“囤货”的习惯 , 一次购买多餐的量或许会成为很多家庭的日常 。
也就是说 , 即使爆发的态势不能一如既往 , 生鲜到家的需求相比以往却会有增无减 。
玩家们此刻的扩张 , 就显得十分合时宜 。 如果将几家头部生鲜电商企业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 , 会发现他们已经组成了大大的“快”字 。
就在上周 , 盒马总裁侯毅高调宣布了盒马今年的扩张计划:将沿地铁沿线铺设盒马mini , 让其成为覆盖上海的主力军 , 完成全国范围内100家mini店和100家盒马鲜生标准店的目标 。
盒马mini , 是侯毅在尝试了标准店、小店和前置仓模式以后 , 决定大面积复制的“生鲜电商的终极目标” , 最起码在未来一年内 , 它要担起的不止是盒马鲜生一半的“到家”任务 , 还有与前置仓模式比拼的重任 。
显然在生鲜电商的爆发背后 , 将是更加激烈的竞争 。 这个年关的疫情已经成为了很多生鲜企业命运的转折点 , 它提醒着玩家们 , 是时候加快扩张的步伐了 。
这段时间 , 美团买菜的地推已经悄然出现在了一些商圈和超市门口 , 尽力获客 , 如今的美团买菜已在北京布局51家线下服务站 , 基本覆盖了北京的核心区域 。 就连年前已经在报道中被判了“死刑”的吉及鲜 , 也在其大本营武汉封城一周后宣布了复工 , 并开通了当地几百个小区的配送服务 。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 , 善于用高密度覆盖进行扩张的叮咚买菜 , 要想继续保持着高密度的开仓、周转 , 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
况且 , 进京开仓第一年 , 叮咚买菜的目标应该还是覆盖成本、跑通模式 。 要知道 , 以上海为范本 , 梁昌霖透露过其“满一年的仓基本是赚钱的” , 也就是叮咚买菜前置仓的平均回本周期约为一年 , 所以今年就是成本与开销之年 。
当然叮咚买菜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创新的做法——虽然叮咚买菜是以前置仓为主的到家模式 , 但梁昌霖对未来模式变化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放的 。
“要看哪个地方适合什么样的模式 , 前置仓给了我们两个机会 , 一是进入这个行业 , 成为行业的头部选手之一;二是有能力、有机会锻炼我们的供应链能力 。 而只要供应链能力强 , 未来各种形态、各种模式都是可以的 。 ”梁昌霖说过 。
而对于不同业态、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 , 梁昌霖也曾回应:“吃是特别大的市场 , 也会是多业态共存 。 ‘船大不占海’ , 今天我们做得再好 , 在市场当中占不了太多的份额 , 远远谈不到相互竞争 , 把对方干掉 。 把市场做好 , 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 ”
梁昌霖此话的背景 , 是整个生鲜电商行业的渗透率还不够高 。
尽管竞争激烈、品牌和服务同质化严重 , 但有公开资料显示生鲜电商的日常渗透率还不到10% 。 也就是说 , 但是在打开整个需求市场之前 , 谁都有机会加入 , 但谁能留在场上 , 还是要看自己的盈利模型 , 和谁能牢牢的捆绑住用户的心智 , 且这种捆绑还不能是无止境的烧钱与补贴 。
【「王兴」王兴徐正,叮咚来了】一场疫情 , 吊起了各方生鲜势力的野心 , 越是如此 , 眼下的生鲜电商越看不到终局 。 而前置仓和其他模式的PK , 以及头部玩家之间的全面PK , 都已然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