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驹』如何正确看待电动汽车里程焦虑

随着电动车的日益普及 , 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认知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 但在选择纯电动车时 , 似乎纯电动续航里程越长越能提供安全感 。 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厂商和行业专家更强调的是:理性续航需求 。 为什么目前续航里程不能做到一千公里甚至更长呢?该如何理性看待续航里程?电动车的使用者真正的续航需求是什么?
原因一:仅靠堆砌电池无法有效提升续航
我们熟知的笔记本电脑用的是锂电池 , 这些电池虽然体积不小 , 分量不轻 , 但依然无法让电脑满负荷运转哪怕半天 。 而纯电动汽车用的锂电池和笔记本电脑类似 , 而且对于电量的需求更大 。 增加电池组个数可以增加电动车的续航 , 但盲目增加动力电池 , 会让电池的体积和重量不可控制 , 影响车辆性能和空间 , 让增加电池的收益越来越低 , 直至毫无收益 。
目前主流纯电动车型的电池重量占整车重量的20%-30% 。 也就是说 , 在这个基础上增加的电池容量都有20%-30%是用来拖动电池自身重量的 。 而且 , 这个比例只会随着电池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
不光续航里程 , 车重还与整车动态性能息息相关 。 若车身过重 , 刹车、加速、转向等方面都会受到拖累 。 不光开着难受 , 甚至会影响驾驶安全 。 因此通过堆电池来提升续航里程并不可行 。 正因如此 , 汽车厂商尤其是合资品牌 , 在续航里程的设定上会更均衡 , 技术路线会更着眼于综合续航里程、操控和安全 。
原因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有限
除堆砌电池以外 , 还有一种增加续航里程的方法是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 也就是增加单位重量内电池的容量 。
目前市上也的确也有多种不同能量密度的电芯可供选择 , 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从低到高有NCM333、NCM523、NCM622、NCM811等 。 数字代表了三元锂电池中三种元素的比例 , 4种电池每千克的能量密度差距在5%左右 。
【『电驹』如何正确看待电动汽车里程焦虑】但能量密度越高 , 电芯的稳定性就越低 , 就越容易热失控 。 这也是为何 , 市面上的主流合资厂商因为严苛的全球供应商准入标准和测试标准 , 均选择了稳定性更高的电芯 , 做不到很高的续航里程 。 比如大众汽车目前还没有车型匹配NCM811电池 , 福特领界EV也运用了热稳定性较高的NCM622电池组 。
综合两个原因来看 , 堆砌电池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在目前均无法大幅提升续航里程 , 所以根据日常出行所需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纯电动汽车才更为合理 。
日常通勤出行里程较短 , 续航里程并非掣肘
选择电动车的消费者目前大部分是作为日常通勤家庭用车 , 而根据腾讯一线城市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一线城市超过95%的居民 , 平均日常通勤半径小于25公里 , 平均通勤半径在8-10公里 。
所以算上电量损耗、使用空调等舒适设备以及各人驾驶风格造成的续航里程差异 , 300-400公里左右的续航对于在城市环境下使用电动车的消费者来说更为合理 。 为了极小的长途需求 , 花更多的钱拖着重重的大容量电池组 , 实际并不经济 。
目前市面上具备400公里续航左右的纯电动汽车有很多 , 许多厂商推出了针对家庭使用的纯电动SUV产品 , 诸如比亚迪宋ProEV、小鹏G3、威马EX5 , 合资品牌于去年开始也在纯电紧凑型SUV市场发力 , 值得注意的是福特领界EV在2019年8月上市 , 它瞄准的紧凑型SUV这个细节市场可以说非常精准 , 用合理的续航里程 , 更强调的是合资品质 , 安全性和大空间 。 上述车型售价均在15-20万左右 , 适合城市家庭通勤需求 。
『电驹』如何正确看待电动汽车里程焦虑
文章图片
便捷充电服务才是里程焦虑真正的解药
如果去咨询那些已经用上了电动车的车主们 , 他们的回答会刷新大部分人的概念 。 他们会告诉你相较于纯续航里程数字 , 真正应该关心的其实是充电设施网络和充电服务 。 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活动半径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寻的 , 在半径范围内 , 需要的是便捷的公共充电网络(写字楼的停车场、大型商场)和家庭充电桩的结合 , 若是没有便捷的充电服务 , 续航里程再长也毫无意义 。 因此 , 除了赠送给有车位的车主家用充电桩外 , 各家车企也通过自建或是与供应商合作的方式 , 组建了自己的公共充电桩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