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史简谈』一曲传承数万年的战争史诗,简单与复杂并存的“弓箭”( 二 )


弓箭也随之逐渐转变成了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中的“战争工具” 。
可是由于“小石簇”制作的箭头虽然能够凭借“头重脚轻”的特性保持其在射出之时有着较好的稳定性 , 基本不会发生尾部命中的尴尬情况 。
『见史简谈』一曲传承数万年的战争史诗,简单与复杂并存的“弓箭”
文章图片
商朝盔甲示意画像插图
但其天生“锋利不足”以及“精准度”不够的特性 , 也随着人类“防具”的升级变迁而暴露的愈加明显 , 诸如布甲、皮甲、青铜甲、铁甲什么的 。
小石簇明显在面对“布甲”之时就已然捉襟见肘 , 即便能够穿透 , 但如果不是射中诸如面部、胸部等要害部位的话显然也是很难致死 。
虽然后面还有箭头曾经蘸过毒、粪便等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 以及因伤口感染而造成的伤势恶化等严重后果 , 但那也是后话了 , 在战场那个瞬息万变的格局之下 , 无法一击制敌无疑就意味着战败的风险会更多一分 。
所以 , 从“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所在的时期开始 , 为了能够增强弓箭的攻击力 , 人类便开始了对“弓、箭”的改良和升级 。
『见史简谈』一曲传承数万年的战争史诗,简单与复杂并存的“弓箭”
文章图片
有脊双翼式青铜簇
“箭”的改良和升级
首当其冲 , 就是人类开始使用青铜制作而成的主要以“有脊双翼式”为主的“青铜簇” 。
这个时期的人类在冶炼工艺上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 所以相对于到处寻找燧石继而手工制作“小石簇”而言 , 冶炼青铜然后“铸模浇筑”箭簇的方式甚至还更为容易
而且明显比小石簇更为锋利 , 由于其形状也要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 , 所以在射程上面也是有了明显的提升 。
后来到了秦汉时期 , 又出现了“三翼式或四棱式”的“青铜簇”以及“铁簇” , 其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加强“箭”的攻击力以及破甲能力 , 毕竟“两翼式”虽然也能够提升攻击力 , 但其在射中后所能达到的破坏力却远远比不上三棱或者四棱 。
概念也很简单 , 两翼式射中后大概率会是“一条缝” , 三棱或者四棱射中后却是“一个洞” , 而且由于都是“铸模浇筑” , 单就加工难度而言并没有提升多少 , 并不影响产量 。
『见史简谈』一曲传承数万年的战争史诗,简单与复杂并存的“弓箭”
文章图片
另外 , 由于“箭”会在空气中旋转的缘故 , 三棱以及四棱箭簇还能在滞空期间形成一道螺旋型的气流 , 更大的增强破坏力和贯穿力 , 至于后世出现且常见的“呈扁平的锐角三角形”的点钢箭箭簇 , 其目的也基本都是为了能够更大的提升破坏力以及贯穿力 。
当然 , 采用三棱或者四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 就是因为相对“两翼式”的箭簇 , 三棱或者四棱可以凭借更快的自转速度而获得更为有效的精确度和贯穿力 。 就跟现代枪械里面的“膛线”一样 , 其原理大概是一致的 。
不过光是凭借箭头自重所带来的精确度明显还是不大够 , 毕竟箭身的摇摆不定显然也会对精准度造成严重影响 , 所以在给“箭头”升级进化的同时 , 对于箭身的改造也从来没有停止 。
先秦时期给“箭身”加上“尾羽”的做法只能说是基本功 , 因为后面在宋朝时期还出现了剔空箭尾“安羽处”两边 , 继而利用箭尾向内凹进的空槽来产生涡流阻力的“风羽箭” , 从而使得箭在射出时更加的平稳 。
连带着又进一步减少了因为箭身摇摆而产生的“动能”损失 , 间接提升了“箭”的射程 。 很明显 , “风羽箭”的这种设计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 , 也都属实称得上是相对科学的 。
『见史简谈』一曲传承数万年的战争史诗,简单与复杂并存的“弓箭”
文章图片
古代“弓”结构分解示意插图
“弓”的改良和升级
说完了“箭” , 当然不能忘了“弓” , 同样是在夏商周时期 , 对于“弓”的制作 , 俨然也已经是制定了一套相对严格的制作标准 , 就像《周札·考工记》中所记载的 , “为弓取六材 , 必以其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