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中国科技公司怎么翻过GDPR这座大山?( 二 )


EMUI10的关键特性改变 , 在于构建了安全隔离系统TEE OS , 从而将用户的指纹、人脸等生物信息置放到安全系统中进行加密、验证、存储等处理 , 决不上传云端 。 终端系统隔离+云端数据脱敏 , 成为符合GDPR的主要逻辑方案之一 。
2、就在今年2月初 , 国内著名AI独角兽公司第四范式旗下的先知(4paradigm Sage)企业级AI平台完成了ePrivacySeal认证工作程序 , 通过GDPR认证 。 从而成为了国内第一款通过GDPR认证的AI软件类产品 。
3、阿里云分享的GDPR应对经验中 , 则注重强调“多模块搭建”的重要性 。 阿里云看来 , GDPR合规的主要难点在于应对GDPR带来的繁琐细则和动态责任 。 这种情况下 , 必须让企业每一个流程和业务板块都变成“安全部门” , 这样拼接起来 , 才能够铸成整体应对GDPR的方案 。
各式各样的“中国突围” , 逐渐总结出了技术和管理上的GDPR应对方法 。 同时 , 这些“壮举”又有另一重含义:如果某一天 , 中国有了自己的GDPR , 中国的科技公司准备好了吗?
回眺:从GDPR照见中国科技的隐私保护之路 去年12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表示 , 今年中国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 。
这意味着2020年中国积压已久的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将再次成为社会重点 。 新的法规环境之下 , 科技产业将迎来全新变化 。 AI技术能够提升企业品质和经营效率 ,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 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确保企业和行业数据安全合规应用 , 避免出现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骤然增加的数据隐私问题 , 是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一道新题目 。
从GDPR实行以来的这两年 , 结合上述几家中国科技企业在GDPR环境下的探索 , 可以总结出相对契合中国隐私保护之路的几条经验:
1、数据责权的木桶原则 。
就在刚刚 , 5.38亿条微博用户信息被爆出泄露之后 , 微博安全总监罗诗尧的回复是“2019年通过通讯录上传接口被暴力匹配的 , 其余公开信息都是网上抓来的 , 大家洗洗睡吧 , 别乱分析了” 。
我们可以对照一下GDPR的无差别问责原则:因为是“通讯录上传接口暴力匹配” , 被泄露信息的用户就只能洗洗睡吗?至少在GDPR环境下绝不仅仅如此 。
在数据外泄的原因中 , 不乏暴力匹配、撞库、第三方数据库泄露与非技术流程泄露等 , 而GDPR对此的判定是平台全责 , 平台在被质询时必须拿出数据记录和解决方案 。 而不是表示泄露不是由于技术原因 , 你们洗洗睡吧 。
数据可能在木桶最短的地方被泄露 , 如何挡住这种可能 , 大概是我们需要从GDPR强大且完备的体系中最迫切学习的内容 。 数据平台是安保公司 , 而不是一座金库 , 只有明确了这件事 , 才能避免出现“天天说安全 , 天天都泄露” 。
2、技术为径 。
隐私数据保护与AI技术发展之间 , 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
AI技术公司也并没有被GDPR彻底将死 , 反而帮助其服务的众多企业用户解决了GDPR过于繁琐的问题——GDPR的细则繁冗且全面 , 经常缺乏可实施性 , 然而在AI算法工程师来看 , 其中众多细则无非关于数据的存储和调用 , 而用新的AI算法说不定就彻底规避了这些问题 , 达成“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
借助中国AI产业突飞猛进的优势 , 或许中国科技产业可以用更智能、更高技术探索性的方案来确保用户隐私 , 实现隐私保护领域的“中国突围” 。
3、平衡点 。
从目前国内的数据安全法来看 , 短期内它像GDPR一样精细和严苛的概率微乎其微 。 因为GDPR在执行的两年过程中 , 确实成为了众多初创科技公司的杀手 , 甚至技术发展的阻碍 。
在进一步推动数据隐私严格化的过程里 , 要警惕一刀切式管理带给企业的无限负担 。 而是尽量以政策引导为主 , 在隐私保护与企业创造性保护之间求得平衡 。 客观来说 , 中国的科技环境更加鼓励企业先行尝试 , 欧洲则一定要优先确立边界 。 中国的科技环境虽然暴露了很多问题 , 但也提供了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