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尝鲜节]生鲜电商平台模式之争:盒马淘汰前置仓 每日优鲜却一路走到底


[万物尝鲜节]生鲜电商平台模式之争:盒马淘汰前置仓 每日优鲜却一路走到底
本文插图
【[万物尝鲜节]生鲜电商平台模式之争:盒马淘汰前置仓 每日优鲜却一路走到底】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采访人员何青汉 北京报道
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 , 让近年来发展起起伏伏的生鲜电商迎来红利 。 2019年 , 多家生鲜电商平台曝出了缩减规模、关闭门店的消息 , 也让人们对“新零售”这一概念产生怀疑 。 疫情期间 , 尽管居民线上生鲜消费需求得到释放 , 但生鲜电商面临的新问题又接踵而至 。
“现在每一单单量都很大 , 以往配送一次可以运好几单 , 现在一单可能需要配送好几次 。 ”3月21日 , 一位盒马鲜生配送员对《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说道 。 线上需求的释放 , 对生鲜平台供应链、配送等能力都带来了压力 , 渡过了疫情的考验 , 生鲜电商平台也对未来的模式产生了思考 。 3月19日 , 盒马鲜生总裁侯毅对《华夏时报》在内的采访人员表示 , 未来盒马将取消前置仓模式 , 并将盒马mini的规模扩大到全国范围 。
疫情改变生鲜消费习惯 生鲜电商短期迎红利
基于线上+线下模式的新零售生鲜电商 , 近几年始终没有大规模改变居民对于生鲜的消费习惯 。 数据显示 , 2013到2018年 , 生鲜电商平台的渗透率分别为0.36%、0.59%、1.29%、2.02%、2.97%、3.8% 。 疫情期间 , 这一现状得到改变 。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 , 春节期间多家生鲜电商平台用户量激增 , 盒马鲜生日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27.5%;美团买菜北京地区日均订单量也为节前的2到3倍 。
线上用户量激增 , 生鲜电商线下门店也对传统生鲜售卖场所带来冲击 。 3月21日 , 《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走访了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几家生鲜售卖场所 , 采访人员观察发现 , 与以往相比 , 生鲜电商线下门店顾客明显增多 , 即便在七点后的晚间时段盒马鲜生、京东7Fresh均出现排队结账情况 。 传统菜站则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观 , 3月21日上午 , 西城区天陶红莲菜市场并无太多顾客 ,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 , 菜站内近4成摊位并未营业 。
在菜价方面 , 生鲜电商平台较为稳定 , 小型生鲜超市则价格上涨 。 以日常蔬菜黄瓜为例 , 盒马鲜生价格为3.9元/400g , 在西城区一家生鲜超市则内卖到4.2元 , 其他菜品也都因品类不同有小幅上涨 。 “我们的菜都是从北京新发地进的 , 新发地的菜也大多来源于山东 , 包括一些南方的菜品也都需要在山东仓储周转 , 疫情期间由于物流、仓储环节的成本上涨 , 我们末端环节只能跟着涨价 。 ”社区菜站老板向《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特殊时期下 , 生鲜电商在供应量的规模效益下保供应、稳价格的优势凸显了出来 。 盒马方面向《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在供应端盒马全国有500家直采基地 , 疫情期间其基地并未涨价 , 也让零售端保持了价格稳定 , 以上海为例 , 一天有50万份包装蔬菜、80吨的散装蔬菜上架 , 这些备货其中9成是盒马的直采合作基地 。
盒马这类自建门店模式的生鲜平台实现了疫情期间线上、线上用户的双增长 。 “在订单猛增、流量猛增的情况下 , 企业能不能接得住 , 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 盒马坚持线上作为主销售渠道 , 疫情期间 , 一家门店在高峰期订单基本上达到1万单 , 盒马前两年投入的智能化的数字化系统 , 保障了盒马在疫情期间的生产能力和配送能力 。 ”侯毅对《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生鲜电商平台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居民消费习惯 ,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 , 2020年春节期间生鲜到家零售平台的平均日活人数达到879.1万人 , 2月2日后又大幅度再增 , 节后七天比春节期间再增14.5% 。 然而疫情之后 , 如何抓住增长实现自身平台的发展和盈利 , 才是生鲜电商玩家要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