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清朝时期王爷见了大学士,他们谁向谁行礼?


康熙■清朝时期王爷见了大学士,他们谁向谁行礼?
文章图片
康熙■清朝时期王爷见了大学士,他们谁向谁行礼?
文章图片
在清朝时期 , 当王爷遇见大学士 , 他们谁向谁行礼?
答案似乎一目了然 , 王爷是皇族血脉 , 高人一等 。 大学士们虽然有宰相的名义 , 但仍然是皇族的高级“打工仔” 。 当“打工仔”遇见老板 , 自然应该是“打工仔”向老板磕头请安 。
然而 , 这是错的 。 在清朝初期 , 大学士不需要向王爷磕头请安 。
这里有一个故事 。
1688年 , 孝庄太后病逝 。 王公大臣在永康左门外商议丧事礼仪 。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人环坐于上 。 内阁大学士王熙等人跪在地上回话 。 会议开得很久 , 一直过了晌午还没结束 。 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之芳已经66岁高龄 , 年老体衰 , 加上没有及时吃饭 , 饿得头昏眼花 , 摔倒在地上 。
王爷们没有体恤老臣之心 , 反而指责李之芳不懂礼仪 。
吏科给事中高层云怒不可遏地说:“是非国体也 。 ”会议结束后 , 高层云给康熙皇帝写了一道奏章 , 称:“天潢贵胄 , 大臣礼当致敬 。 独集议国政 , 无弗列坐 , 所以重君命、尊朝廷也 。 况永康左门乃禁门重地 , 太皇太后在殡 , 至尊居庐 , 天威咫尺 , 非大臣致敬诸王之地 。 大学士为辅弼大臣 , 固当自重 , 诸王亦宜加以礼节 , 不可骄恣倨慢 , 坐受其跪 , 失藩臣体 。 ”
意思是 , 永康左门是禁门重地 , 不是大臣尊敬王爷的场所 。 大学士是辅弼大臣 , 固然应该自重;王爷也应该懂得礼仪 , 不应该傲慢地坐着接受大学士下跪 。
这道奏章送上去后 , 大家都为高层云捏了一把汗 。 毕竟 , 一个小小给事中 , 怎么能与王爷们相抗衡呢?随便一个王爷站出来 , 都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
康熙皇帝倒是很开通 , 他说:“朕召大臣议事 , 如时久 , 每赐垫坐语 。 今大臣为诸王跪 , 於礼不合 。 ”康熙皇帝觉得 , 大臣们为王爷们跪着 , 的确不符合礼仪 。 于是 , 他将此事交给宗人府和礼部、吏部讨论后决定:“凡会议时 , 大臣见诸王 , 不得引身长跪 。 着为令 。 ”
这就意味着 , 大臣在开会时遇见王爷 , 不需要引身长跪 。
到了嘉庆时期 , 嘉庆皇帝再次发布上谕 , 称:“嗣后凡见亲王、郡王 , 如有仍蹈前辙 , 长跪请安者 , 即着王等自行参奏 。 如大臣等遇见时 , 亦即指名参奏 。 至侍卫、部院司员 , 於本管堂官接见礼仪 , 自有定分 , 遇有公事 , 只应侍立回堂 , 毋许屈膝请安 。 ”
这就是说 , 包括大学士在内的大臣 , 见了王爷 , 一律不必磕头请安 。 否则 , 还有可能会遭到参奏 。
其实 , 在清朝初期 , 王爷见了大学士 , 还得向大学士姓半跪之礼 。 《清史稿》记载:“向例 , 亲王、皇子与大学士相见 , 行半跪礼 , 称老先生 , 如兼师傅者 , 或称老师 , 自称或门生或晚生 。 ”这是说 , 王爷见了大学士 , 行半跪之礼 , 同时尊称为“老先生”;如果大学士还是这位亲王、皇子的师傅 , 他还得尊称大学士为“老师” 。 王爷在大学士面前一律自称“门生”或者“晚生” 。
是不是很有礼貌?
不过 , 后来随着王爷们介入朝政 , 掌握了权力 , 这种现象发生了变化 。 此前 , 王爷绝对不可以直接称呼大学士的官职 , 到了恭亲王奕忻执政后 , 就直接称呼李鸿章为“李中堂” , 左宗棠为“左中堂” 。 这时候 , 大学士在王爷面前 , 反过来自称“晚生”了 。
【康熙■清朝时期王爷见了大学士,他们谁向谁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