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东甜北咸”:历经千年而不衰,甜食为何最终"定位"于东南地区?( 二 )


“都下市肆 , 名家驰誉者 , 如中瓦前皂儿水” 。 在宋代的庄绰撰写的《鸡肋篇》中就记载了做法:“京师取皂荚子仁煮过 , 以糖水浸食 , 谓之水晶皂儿” 。 主要在南宋杭州西湖流行 。
在宋代的餐饮服务行业里 , 有一个专门为蜜煎设立的部门叫做“蜜煎局” , 主要在南宋临安一带盛行 , “蜜煎局”也有公办和私立的 , 有官府办的也有朝廷官员自己办的 , 一般一些婚丧嫁娶的 , 宴请宾客等等事宜都可以向“蜜煎局”下单 , 其中的甜食也是种类繁多 。
4、元朝
甜食:“东甜北咸”:历经千年而不衰,甜食为何最终"定位"于东南地区?
本文插图
雪花酥
众所周知元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 忽必烈为首的蒙古族建立 , 元朝因为统治者是蒙古族 , 所以在饮食上也带有蒙古族的豪爽 , 但蒙古族和汉族还是有所区分 , 蒙古族一日两餐 , 汉族人一日三餐 。 后来蒙古族定都北京 , 北方地区的甜食大部分就是蒙古族的食品 。
元朝末年在江西一带流行薄酥饼 , 在《吴氏中馈录》雪花酥:油下小锅化开 , 滤过 , 将炒面随手下 , 搅匀 , 不稀不稠 , 掇离火 。 洒白糖末 , 下在炒面内 , 搅匀 , 和成一处 。 上桉 , 捍开 , 切象眼块 。 薄酥饼在当时还是进献给皇帝的贡品 。
5、明清时期
明清之际中国甜食的空间格局基本已经形成了 , 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 。 明朝人们更是追求口腹之欲 , 北京的苹果、牙马松 , 山东的秋月梨、文官果 , 福建的牛皮糖、福橘饼 , 苏州的山楂糕橄榄脯 , 南京的地粟团、山楂糖 , 杭州的西瓜、花下藕等等甜食数不胜数 , 各地都有不同代表甜食 。
到了清朝食用甜食也形成了几大巨头 , 北方地区、江浙地区、闽广地区、四川地区这些地区的甜食逐渐形成了特色 。 这里甜食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历史因素密不可分 , 在朝代更替的过程中 , 政治因素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 二、中国甜食地区分布为何“地域性”?
在食用甜食的地区中最为突出的就闽广地区和四川地区 , 闽广菜以偏甜著称 , 广东菜大都很清淡 , 因为闽广地区的气候闷热 , 所以在烹饪食物的时候都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 闽广菜中广也就是粤菜 , 八大菜系之一 , 发源于岭南地区 。
四川地区人们对此的印象是辣 , 但也完全不是川菜有麻、辣、甜、咸、酸、苦六种 , 川菜其实是甜辣的 , 并不是完全的辣味 。
1、自然环境
甜食:“东甜北咸”:历经千年而不衰,甜食为何最终"定位"于东南地区?
本文插图
牛皮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古时候人们的衣食住行取决于自然环境 , 环境主导着食材的生长 , 也就掌握了人的生死 。 自然环境是主导中国甜食布局的最大因素 。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拥有了糖 , 就是从瓜果和蜂蜜中获取 , 到了商朝末年人们就掌握了从谷物瓜果中提取麦芽糖的技术 。 后来引进蔗糖之后麦芽糖和蜂蜜被迅速取代 , 麦芽糖主要是在北方地区发展较早 , 食用历史较早 。
而甘蔗所产的蔗糖主要是在南方地区 , 甘蔗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省区 , 甘蔗需要种植在亚热带热带地区 , 所以不适宜种植在南方地区 , 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省区种植面积最大 , 广东是大陆上种植甘蔗最多的省份 。
在古代那个交通条件极不发达的情况下 , 甘蔗的生长区就称为了蔗糖的主产区 , 影响了中国甜食的布局 。
2、气候湿度
气候湿度的因素影响着人们对甜食的摄入 , 糖是人体三大能量来来源之一 , 糖是脑神经系统热能唯一来源 。 而主要食用甜食的省区是在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的地区 , 在这些环境中人体流失的水分和能量比其他的地区更多 , 所以食用甜食是补充身体营养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