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研三国V」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会怎么样,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

我始终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举动 。 虽然蜀国元气大伤 , 也只是刚刚恢复 , 可魏国也仍然处于修养之中 , 要是等魏国修养完成之后 , 可能就回到了赤壁之前更加强大的实力 , 东吴和蜀国是难以抵抗的 。 而最后魏国成为三国中最后的胜利者(晋也是魏国的继承人而已) , 也不是没有道理 。
「史研三国V」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会怎么样,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
文章图片
倘若蜀国没有采取北伐的措施 , 而是选择休养生息 , 养精蓄锐的话 。 只能让魏国一步又一步的壮大 , 蜀国灭亡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 而且可能是首先亡于内乱 。
刘备死后 , 蜀国内部矛盾重重
【「史研三国V」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会怎么样,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首先 , 是人民对诸葛亮是不满的 。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刑法峻急 , 刻剥百姓 , 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 , 法正谏曰:“昔刘邦入关 , 约法三章 , 秦民知德 , 今君假借威力 , 跨据一州 , 初有其国 , 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 , 宜相降下 , 原缓刑弛禁 , 以慰其望 。 ”
「史研三国V」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会怎么样,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
文章图片
诸葛亮治理蜀国采用的是非常严酷的刑法 , 为的就是打击豪强 , 在当地树立威信 , 巩固蜀国的统治 。 但是这种做法 , 却得罪了很多人 , 而当时的大臣很多都是当地的士族 , 自然是对诸葛亮非常不满意的 。
其次 , 是大臣对诸葛亮不满 。
诸葛亮手握大权 , 很多人都是想要夺得他的权力的 ,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李严 。 李严是蜀国当地士族 , 因为帮助刘备打败旧主刘璋有功 , 得到了刘备的重用 。 公元223年 , 在刘备攻打东吴失败后 , 李严和诸葛亮在白帝城被刘备任命为托孤大臣 。 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 , 统管内外军事 , 留下镇守永安 。 这也就是刘备埋下的一颗棋子 , 为的就是调节好蜀国的内部斗争 。
「史研三国V」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会怎么样,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
文章图片
诸葛亮北伐的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缓解蜀国的内部矛盾 。 李严驻守永安 , 而且在益州东部有很大的势力 , 诸葛亮如果不妥善解决李严的话 , 对于他的治理蜀国是非常困难的 。
“劝亮宜受九锡 , 进爵称王” , 李严曾经劝过诸葛亮称王 , 目的在于让诸葛亮成为众矢之中 。 他们的矛盾已经是彻底的暴露了 , 李严开始和诸葛亮分庭抗礼 。 而诸葛亮的回答则是 。
吾本东方下士 , 误用于先帝 , 位极人臣 , 禄赐百亿 , 今讨贼未效 , 知己未答 , 而方宠齐、晋 , 坐自贵大 , 非其义也 。 若灭魏斩叡 , 帝还故居 , 与诸子并升 , 虽十命可受 , 况于九邪!《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最后李严从永安调到了汉中帮助诸葛亮北伐 , 却因为粮草没有准备好被诸葛亮贬为平民 。
最后 , 刘禅也是对于诸葛亮不满 。
“政事无巨细 , 咸决于亮” , 这个时候刘禅已经是当上了皇帝 , 可是却没有什么任何权力 , 所有的事情都是被诸葛亮掌握 , 想一想刘禅会开心吗?在《出师表》这一文里面全都是教导刘禅应该要怎样去做的 , 可惜的是刘禅并不是一个能够接受诸葛亮教诲的人 , 后来他重用宦官黄皓 , 完全违背了诸葛亮说的亲贤臣远小人的愿望 。
蜀国旧臣李密都曾经说过:“齐桓得管仲而霸 , 用竖刁而虫流 。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 , 任黄皓而丧国 , 是知成败一也 。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诸葛亮很难整合内部的力量 , 倘若矛盾彻底爆发 , 必然会导致蜀国四分五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