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世界气象日到来,南信大专家预警:全球变暖或致我国“骤旱”风险增加


干旱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 大家都不陌生 , 但是对“骤旱”这一越来越频发的特殊干旱现象 , 你又了解多少?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院长袁星教授介绍 , 未来中国发生骤旱的风险可能将显著增加 , 到本世纪中叶 , 部分南方湿润省份骤旱风险将增加40%;骤旱事件的增加主要由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造成 , 归因占比77% 。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
『气象灾害』世界气象日到来,南信大专家预警:全球变暖或致我国“骤旱”风险增加
本文插图
“闪电”般的干旱 , 在相对湿润地区更易出现
世界资源研究所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 , 全球约1/4的人口面临极度缺水的危机 。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的1/4 , 也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 。
河湖干涸、草木枯萎、饮水受限、粮食减产……干旱一直威胁着人类社会 。 更需警惕的是 ,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 , 干旱影响的区域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 中国原本湿润的地区或将频发骤旱事件 。
“一般而言 , 干旱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气候现象 , 往往是由降水亏缺引起 , 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强度和范围上的最大值 。 ”袁星介绍 , 在异常高温和降水亏缺的共同作用下 , 通常会造成局地土壤湿度持续亏损、蒸散发增加 , 这种发生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干旱事件就是“骤旱” 。 通过5年攻关 , 袁星及其合作者们发展了一套识别骤旱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 并对中国和非洲等地区的骤旱成因、趋势等进行了定量分析 。 相关成果多次发表在《自然》旗下刊物 。
骤旱在英文中称为“Flash drought” , 即如闪电般的干旱 。 “我们对它发生的时间范围界定在15-60天之内 , 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发展迅速 。 ”袁星说 。 由于突发性强、强度大 , 骤旱可能会对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用水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 例如2012年美国中部的骤旱就曾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 2013年中国长江中下游骤旱不仅导致多省市农作物受灾数千公顷 , 连饮用水供给都出现困难 。
那么江苏去年夏秋季节出现五十多年一遇的强干旱事件是否属于骤旱?“我们通过分析欧洲中心最新的土壤湿度资料 , 发现这次夏秋连旱很可能与春末发生在苏南和皖南的骤旱有密切联系 。 这类由骤旱触发的季节强干旱事件往往影响巨大 , 也是最难预测的干旱 。 ”袁星说 , “从模型分析来看 , 未来江苏部分地区发生骤旱的频率有增加趋势 , 但信号并不是很显著 ,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
通过模型计算 , 袁星及其合作者们预测 , 到本世纪中叶 , 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南方湿润地区的骤旱风险将增加40% , 而在北方半干旱地区骤旱风险却有所降低 。 综合来看 , 未来中国的骤旱风险仍有显著上升趋势 。
『气象灾害』世界气象日到来,南信大专家预警:全球变暖或致我国“骤旱”风险增加
本文插图
全球变暖导致骤旱事件显著增加 , “南涝北旱”现象正在逐渐改变
为什么传统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骤旱风险增高了 , 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骤旱风险却会降低?
袁星介绍 , 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 高温天气往往出现在雨季 。 再加上湿润半湿润地区水汽充足 , 当雨季少雨时 , 高温热浪会加速水分的损失;同时较湿润地区植被茂盛 , 缺水时植物也可以从深层土壤汲取水分 , 有利于蒸散发的增加 , 容易形成骤旱 。
“中国骤旱更易出现在较湿润地区 , 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 ”袁星解释道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众多水文气象要素的变率增加 , 干旱、洪涝更易出现 。 同时 , 温室气体的增加改变了大气外辐射的强度 , 一方面带来更多的高温热浪 , 加速湿润地区水分的蒸散发;另一方面 , 外辐射的增强也改变了云的分布 , 季节性降雨变得愈发不稳定 , 进而改变了传统的区域降水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