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Nature:1纳米芯片将成可能,台积电研制世界最薄二维半导体材料( 三 )


优先配准反映了B和N原子的电子亲和力 , 这导致N(或B)原子与第一层Cu原子之间产生吸引(或排斥)的库仑相互作用 , 从而影响结构稳定性 。 我们发现 , 0°(NIBIII)和60°(NIBII)取向的最低能级结构显示出的能量差仅为0.05 eV左右 , 远小于生长温度下的热能kBT(约0.1 eV) , 表明与模拟结果一致 , 面到面不足以实现单向增长 。
【「智东西」Nature:1纳米芯片将成可能,台积电研制世界最薄二维半导体材料】
「智东西」Nature:1纳米芯片将成可能,台积电研制世界最薄二维半导体材料
本文插图
▲在成核时外延的DFT计算 , 包含考虑和不考虑台阶边缘对接结果
实际上 , 如STM图像所示(图2d) , 铜(111)表面并非完全平坦 , 存在许多阶梯状曲折台阶 。 最近的理论表明 , 必须考虑这些台阶边缘在hBN生长中的作用 。 其他一些工作表明 , 基于Cu阶跃阶梯仅在整个Cu的邻近表面上一直向上或向下趋势的假设 , 在Cu(110)表面的邻近台阶边缘处的对接控制着单晶hBN的生长 。 但是 , 作者的STM结果清楚地表明 , 整个晶圆上Cu(111)表面的平台台阶都向上和向下趋向 , 并且边缘对接似乎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产生hBN , 除非结合能相差足够大在另一个方向利于生长 。 为了在模型中捕捉到这一点 , 作者在第一层的顶部添加了一层额外的Cu原子层(图3中的红色) , 形成了两个相对的台阶边缘(图3a中的A和B台阶边缘) 。 当对接至A(或B)台阶时 , 这会将B6N7种子限制为0°(或60°)方向(图3a) 。
在图3a , b中 , 每种配置的Cu台阶边缘和B6N7之字形边缘之间的距离已通过能量最小化确定 。 在存在铜台阶边缘的情况下 , 每种构型的结合能以一种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方式变化(图3b):两种构型NIBII(60°)和NIBIII(0°) , 平面对平面外延被约0.23 eV的δE值隔开 , 该值与对接长度成比例增加 , 迅速放大了玻尔兹曼选择性因子exp(δ/ E kBT)(对于仅五到六个六边形的接触长度 , 玻尔兹曼选择性因子增加到103以上) 。 这样的能量差显然确保了单向生长 。 作者的STM结果(扩展数据 , 图7)显示 , 所有弯曲步骤均相当弯曲且局部粗糙 , 因此它们均由A和B型线段组成 。 BN种子应在A到B角处动态成核 , 同时停靠在具有正确方向的更强结合位点B类型上(扩展数据图7e) 。 模拟以及实验结果表明 , Cu(111)表面具有台阶边缘是实现单晶hBN生长的关键 。
在成功的在1英寸Cu(111)薄膜上生长单晶hBN之后 , 作者进一步将生长规模扩大到了两英寸晶圆 , 如图4a所示 。 鉴于完全生长的hBN层与Cu(111)之间的相互作用仅限于弱范德华力 , 可以借助电化学过程进行聚合物辅助转移15、16来实现晶圆级hBN的分离 。 图4c显示了转移到四英寸SiO2 / Si晶片上的两英寸hBN单层的照片 。 结果表明 , 与使用厚铜箔或其他金属相比 , 单晶晶圆级hBN在Cu(111)薄膜上的生长具有可扩展性 , 并且更具成本效益 , 因此对于微电子行业而言可能是一种首选方法 。 晶圆级单晶hBN的可用性将刺激并实现未来二维电子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 作者构建了带有和不带有单晶和多晶hBN的单层MoS2场效应晶体管(FET) , 作为底栅配置中的界面电介质 。 在具有单晶hBN单层的器件中 , MoS2中迁移率的增强和磁滞的抑制是实质性的 , 这表明其有望用于二维的晶体管 。
「智东西」Nature:1纳米芯片将成可能,台积电研制世界最薄二维半导体材料
本文插图
▲晶圆级hBN转移过程的原理图和照片
智东西认为 ,近年来 , 摩尔定律正在面临失效 。 晶体管小型化已经逼近物理极限 。 一旦低于5纳米 , 晶体管中电子的行为将受制于量子不确定性 , 很容易产生隧穿效应 , 晶体管变得不再可靠 , 芯片制造面临巨大挑战 。 在所谓的“后摩尔时代” , 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开始积极探索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 二维材料 , 属于这些新兴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 。 台积电这种氮化硼单晶 , 作为保护二维半导体材料的通道 , 对未来芯片制程的缩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