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首次发现“不需要氧气的动物”!挑战人类对进化论和生命的认识( 二 )


『厌氧菌』首次发现“不需要氧气的动物”!挑战人类对进化论和生命的认识
本文插图
多细胞厌氧动物——意料之外的大发现
鲑居尾孢虫是一种常见的海洋寄生虫 , 在大西洋鲑、粉红鲑、鳟鱼等鱼种中均有发现 。 早在19世纪末 , 人类就观察到了这种寄生虫 。 它虽然属于真核生物 , 但身体构成极为简单 , 只有区区不到十个细胞 。 当鲑鱼被其感染时 , 通常在肌肉表面可以看到乳白色斑点 。 人们发现 , 尽管受到该寄生虫影响的鱼肉外观看起来不怎么样 , 但是食用后对身体也并没有什么害处 , 因此一直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 。
『厌氧菌』首次发现“不需要氧气的动物”!挑战人类对进化论和生命的认识
本文插图
然而 , 最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动物学家Dayana Yahalomi的研究小组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鲑居尾孢虫不含有线粒体DNA(一些位于线粒体内的DNA , 与细胞核内DNA不同源)!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在前面提到 ,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呼吸作用中必不可少的细胞器 。 以色列科学家们最初感兴趣的问题是 , 这种寄生虫存活的环境显然缺乏氧 , 那么它们是如何进行呼吸作用的呢?
显然 , 回答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研究它们的线粒体 。
但当他们尝试分析鲑居尾孢虫的线粒体DNA , 以揭示该寄生虫在鲑鱼肌肉内的低氧情况下如何进行呼吸作用时 , 却发现了相当不寻常的情况 。 尽管在该寄生虫体内找到了形似线粒体的器官 , 但线粒体DNA却始终无法提取 , 这让陷入困境的研究小组更加百思不得其解 。
通过与进化关系相近的物种进行基因序列对比之后发现 , 鲑居尾孢虫竟然不存在线粒体DNA 。 此外 , 更详细的研究显示 , 它甚至缺乏普通生物中本该存在的与线粒体DNA转录和复制相关的基因 。
目前 , 科学家尚不完全清楚鲑居尾孢虫的生活方式 , 但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 就不可能进行有氧呼吸 。 研究人员认为 , 他们有可能通过窃取宿主鲑鱼的三磷酸腺苷(ATP)并将其用作自己的能源来维持生存 。 ATP又被称为"生物能源" , 是细胞在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能量载体 , 它在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和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
该研究小组在论文中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 , 不仅单细胞真核生物 , 一些多细胞生物和寄生虫也正在朝适应无氧环境的方向进化 。 "但是关于这种进化的原理和动机目前并不清楚 。
『厌氧菌』首次发现“不需要氧气的动物”!挑战人类对进化论和生命的认识
本文插图
真核厌氧生物十分稀奇 , 但厌氧细菌并不鲜见
其实厌氧性生物并不鲜见 , 作为原核生物的厌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便是其中一种 。 关于厌氧菌 ,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 一般来说这类菌在无氧厌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的更好 , 而且不能在空气(21%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 它们缺乏完整的代谢酶体系 , 其能量代谢以无氧呼吸方式进行 。 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 , 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
『厌氧菌』首次发现“不需要氧气的动物”!挑战人类对进化论和生命的认识
本文插图
人体正常菌群中也存在大量的厌氧菌 , 它们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肠道的深部黏膜表面 。 人体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并不适于厌氧菌的生长 , 因而它们无法大量繁殖 。 但在组织缺血、坏死 , 或者需氧菌感染导致局部组织氧浓度降低的情况下 , 就很可能会发生厌氧菌感染 。 能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就是厌氧菌的典型例子 。
近年来 , 不断有被新发现的厌氧细菌见诸报道 。 依据生存环境的不同 , 这些细菌进行呼吸作用的方式五花八门 , 堪称是进化的极意 。 铁离子、锰离子、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延胡索酸盐、二甲基亚砜等都可以取代氧气的角色 , 成为它们获取能量过程中的反应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