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iPhone之后,MacBook也要用上自研芯片?( 二 )


『雷科技』iPhone之后,MacBook也要用上自研芯片?
本文插图
用户反馈坚定了苹果贯彻自身路线的信心 , 所以我们即将见到技术架构上不同于过去个人电脑的产品 , 也不奇怪了 。 现在让人担心的是 , 苹果会用何种方式去维持用户体验的统一 , 从x86架构换到ARM远非从英特尔换到AMD那么“简单” 。首当其冲的便是应用生态 , 众所周知macOS下的应用规模远小于Windows , 开发者数量更是凤毛麟角 。 直接从原本熟悉的x86换到了开发模式和编译环境都不同的ARM , 开发者能否继续跟随苹果步伐 , 需要先打上一个问号 。这可能也是传闻中苹果仅推出一款ARM版MacBook , 而非整个Mac产品线切换到ARM的理由 , x86与ARM共存给开发者和应用生态跟进的时间 。 但中间状态又会引申出新的矛盾:用户规模小开发者缺乏动力 , 应用数量少用户自然也不会选择 。
『雷科技』iPhone之后,MacBook也要用上自研芯片?
本文插图
可能受到架构迁移影响的 , 也不止是应用体验 。 由于部分用户使用习惯差异 , 以及相当数量应用并没有推出macOS版本 , 在Mac上运行Windows成了相当多用户的必修课 。 根据腾讯ISUX在2019年的调查报告 , 将近三分之一的中国Mac用户安装了Windows系统 。从x86架构转移到ARM之后 , 运行Windows将成为几乎不可能的挑战 , 虚拟机模拟的效率难以得到保证 , 苹果官方的BootCamp安装方法也会成为死路 。 即使Windows on ARM(WoA)已经出现 , 驱动、运行效果等问题同样等着ARM版MacBook 。因此 , 更换架构对于Mac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 原有的应用生态和用户使用习惯都会受到挑战 。 苹果如何找到ARM版MacBook优势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 , 也会是这款产品上的一大期待点 , 甚至有望为ARM架构PC指出可行道路 。
『雷科技』iPhone之后,MacBook也要用上自研芯片?
本文插图
在转移到ARM架构这件事上 , 苹果可以从多年来的竞争对手微软身上吸取经验 。 WoA目前遇到的种种问题 , 也会是将来苹果会踩上去的“坑” 。微软找来了ARM阵营中苹果之外的巨头高通 , 打造出了搭载WoA系统 , 可以随时连接移动互联网并且拥有长续航的AC-PC产品 , 看上去颇具前瞻性也吸引到了多个OEM厂商参与推出相关产品 。 不过根据现有产品的用户反馈来看 , WoA不能替代x86架构轻薄本 。
『雷科技』iPhone之后,MacBook也要用上自研芯片?
本文插图
Windows引以为傲的软件阵容在WoA上几近失灵 , 纵使其主导移植了Office和Photoshop这样的生产力工具 , 依然逃不开使用范围上的狭窄 。 转码功能在64位软件上无法使用 , 到了32位软件上也得看兼容性 , 在用户看来比iPad还“没用” 。在具体产品的产品形态上 , WoA产品也没有和当下的轻薄本拉开距离 , 无论是重量体积还是使用方式都没有太大区别 。 移动连接能力也能通过内置4G上网或是加装网卡实现 , 唯一值得一说的只有ARM架构优势带来的长续航 。假设一种这样的可能性:ARM版MacBook并没有搭载架构转换之后的macOS , 而是沿用了iPadOS 。 在从iOS独立之后 , iPadOS加入了大量桌面级别体验 , 从复制粘贴等文本处理到分屏和多窗口显示都在向macOS看齐 , 用在MacBook也并非不可能 。
『雷科技』iPhone之后,MacBook也要用上自研芯片?
本文插图
触屏或许也会成为MacBook的标配 , 当然不会占据绝大部分的交互场景 , 已经有案例证明了笔记本纯触摸操作的落后 , 触屏可以作为键盘+触摸板操作的补充 , 在进行滑动、缩放、打开等直观视觉交互上 , 可见即可点的触摸依然有效率优势 。还有一种可能:硬件上共用英特尔芯片+ARM芯片 , 软件上macOS+iPadOS共存的“混合状态” 。MacBook内有足够的空间塞下第二套芯片组 , Touch Bar也验证过ARM芯片与Mac共同使用的可行性 , 两者相加既保证了对原有生态和体验的延续兼容 , 也引入了自iOS以来的庞大应用库 。 再加上Project Catalyst , Mac应用生态将得到极大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