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四)生死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四)生死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四)生死
文章插图
今本德经第五十章(13)
?
分段解析(一)
甲本:囗生囗囗囗囗囗囗有囗囗囗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乙本:囗生入死生之囗囗囗囗囗之徒十又三而民生生僮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囗何故也以其生生
王本: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四)生死】站长解析:
甲本缺失10字,乙本缺失7字,可以互相补充。经文含义基本相同。
“出”,《说文》曰: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生”,《说文》曰: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故“出生”,此处含义应为“破土而生”。
“入”,《说文》曰:入,内也。本义为进去,进入。“死”,《说文》曰:死,民之卒事也。本义为生命终止。故“入死”,此处含义应为“归于死亡”。
“徒”,《广韻》曰:黨也。即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即同类。
对于“生之徒”与“死之徒”在帛书老子德经今本第七十六章中,也做了总结,说“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
本段意译应为:对于生与死,一个婴儿哇哇坠地,能存活下来的占到了三份,自然到死亡的也占到有三份,也有为了生计或者名与利而奔波劳苦,甚至铤而走险,结果受疾病或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而非自然死亡的也占到了三份之多。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求生太厚,欲望太过,不知足罢了。如帛书老子德经今本第四十六章所说“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
本义求真: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分段解析(二)
甲本:蓋囗囗執生者陵行不囗矢虎入軍不被甲兵
乙本: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兵革
王本: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站长解析:
甲本缺失3字,以乙本补上。经文含义基本相同。
“執”,《说文》曰:執,捕罪人也。《廣韻》曰:執,持也,守也,操也,攝也。为象形文字,右邊是人,手被銬住。本義:拘捕、捉拿。引申義爲固執、堅持,掌握、治理等。
“善執生者”含义应为“善于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陸”,《说文》曰:高平地。而“陵”,《说文》曰:陵,大阜也。本义为大土山。而对于野猪和猛虎而言,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大山更为合适,即“陵”。
对于“辟”字,在古代通“避”。回避,躲避之意。
有人认为“矢虎”,就是猝不及防,像箭一样突然袭击而来的猛虎。但下句中有“矢无所椯其角”,所以“矢”也为一种动物,而不是箭。故“矢”多为“兕”的同音字,以“兕”为本义,《说文》曰:兕,如野牛而青,象形。古书上讲,是一种雌性犀牛。所以综合为,一种保护幼崽的,雌性的,青色的,野性十足的犀牛,而这种犀牛的角是锐利的,与“矢无所椯其角”完全一致。
“入军”,有人认为是参军,也有人认为是出入军营,而老子的思想是痛恨战争的,不可能是参军。也不可能没事儿出入军营。故这里的“入军”应为遭受战乱。而“被”则为蒙受,遭遇,遭受之意。
本段意译应为:据说善于把握自己命运的人,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上行走,从来不躲避野牛和猛虎的袭击;遇到战乱,也不会受到战火的影响与武器的伤害。
本义求真:
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矢虎,入軍不被甲兵;
分段解析(三)
甲本:矢无所椯其角虎无所昔其蚤兵无所容囗囗囗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乙本:兕无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其蚤兵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也以其无囗囗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