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葬礼有多大排场 16位大佬抬棺,国母、北大校长亲自扶灵( 二 )


他还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段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鲁迅是前者,在众人沉默之时,用自己羸弱的臂膀,支持起整个国人精神理想的一片天。他爱国,爱人民,服务大众,即使笔杆子很轻,但他所书写的,却有千斤重,是直击人心的文字的力量。他用笔杆子,用他的倔强,传达自己的爱国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葬礼有多大排场 16位大佬抬棺,国母、北大校长亲自扶灵
文章插图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世上的每件事都缺少敢为天下先,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鲁迅,独独活成了这样一般的人。说他敢为天下先,是因为他勇敢,是个勇士。他笔下所写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现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在旧社会残余依旧遍地,封建思想笼罩的当下,鲁迅不退缩,不后退,他拿着的笔杆子就像一把锋利的利刃,直击人心。鲁迅一直是个孝顺的人,他说:“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因此,当初在日本留学的他,听到母亲“重病”,立刻回到家乡,却没想到是母亲以病重之名骗他回乡结婚,因此鲁迅虽遵从了母亲的意愿,却在结婚四天后,毅然决然地回到日本留学。
鲁迅葬礼有多大排场 16位大佬抬棺,国母、北大校长亲自扶灵
文章插图
后来在北京教书,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结识了许广平,并且在后来于上海定居时,光明正大地选择了公开自己和许广平两人的恋人关系,他不顾世人的目光,只为了能够给许广平一个交代。但对于乡下的妻子朱安,站在女性角度来讲,她也是个受害者,她并没有做错事,而是世道如此,她只管逆来顺受,和众多当时的国人是同一种心理诉求。鲁迅他冲破伦理封建的束缚,他总认为,在乡下的妻子朱安本就是母亲封建思想的强迫下而娶来的,并不是他真实的意思,他讨厌甚至厌恶封建礼教对人思想的迫害,他从来想得都是怎么把被荼毒的人救出这水深火热的地狱之中。
鲁迅葬礼有多大排场 16位大佬抬棺,国母、北大校长亲自扶灵
文章插图
因此,就算对许广平表达爱意,不仅是出于一个人对一个人的钟情,其中也包含对鲁迅对“新事物”的接受,比如许广平就是新式教育出来的人,有着新思想。鲁迅从来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待作品是这样,对待家庭也这般。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上缺的,从来都是领路人。
鲁迅葬礼有多大排场 16位大佬抬棺,国母、北大校长亲自扶灵
文章插图
如此这般,为国家为社会亮出笔杆子,直戳人心的勇士怎能不令人敬仰。他自己说,“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他孜孜以求,却不求回报旧社会即使再黑暗他也像引路人一般,走在人们前头,为大众指引正确的路口。1936年10月的上海,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家中逝世。听到这一消息时,全国上下都震动了。四面八方的百姓纷纷赶往上海,为的就是送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最后一程。【鲁迅葬礼有多大排场 16位大佬抬棺,国母、北大校长亲自扶灵
鲁迅葬礼有多大排场 16位大佬抬棺,国母、北大校长亲自扶灵
文章插图
自己的学生胡风和张天翼,黎烈文、吴朗西、陈白尘、巴金、黄源、鹿地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孟十还、靳以、曹白、萧军,在当时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将鲁迅先生的棺材抬出,并且国母宋庆龄以及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亲自扶灵。他是一代人的“主心骨”,即便在逝去时,他的灵柩上面就盖了一面大大的旗帜,上面就写了“民族魂”。这是对他一生的概括,像一道光,把国人从堕落的黑暗中一步步拉扯进光明中来。小结:鲁迅先生的厚葬,见证了他生前的地位是无与伦比,不可超越的。鲁迅先生的逝世,不仅仅是是文学界失去了一位巨人,还是整个中华民族失去了一个顶天立地,唤醒国人的顶梁柱。但,鲁迅先生是民族魂,他的精神永存,留存在世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