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70年特香绵延 破解四特酒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二 )


在“12353”的传统工艺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坚持手工酿造、因时而造,因为车间的温度过高,酿造车间开班时间定在晚上和上午,下午不开班。
注重培养人才梯队,以科研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高品质的产品与古法酿造技艺是四特酒发展的基础,那么创新、人才培养则是企业不断超越与前进的动力。
近年来,四特酒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老酒储备,推出了多款重量级新品,其中超高端老酒“天工”系列的两款产品“天工1952”与“天工1972”,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行业人士看来,“天工1952”单瓶2000多一瓶的价格仍供不应求,除了产品切中了市场需求之外,必定与企业强大的科研力量与人才梯队密切相关。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四特酒拥有高质量的酿酒师团队,公司现有国家级酿酒大师2人,高级职称9人,国家级白酒评委6人,省级白酒评委22人,中级职称5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硕士21人,团队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四特公司酿造、勾调、设备等部门输送了大量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从科研成果的角度来看,四特酒多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且在质量控制方面不断提升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对产品工艺研发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大投入,公司斥巨资改造建设的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中心于2018年成功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标志着公司的检测技术水平迈入新台阶。
同时,截至2021年3月,四特酒以有效专利数量总数68项和发明专利数量9项,荣登企查查“专利数量TOP20白酒企业”榜单和“发明专利数量TOP20白酒企业”榜单。
在基础设施方面,四特酒也敢为人先,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促使生产运作合理有序,产能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
在一位行业分析人士看来,“自建厂以来,四特酒在不断的摸索与发展中,建立了好的体制与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经验总结中,将酿酒技艺提升到了新高度,不仅发挥了知名白酒企业的引领性和示范性作用,更以创新驱动了中国酿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酿造|70年特香绵延 破解四特酒的高质量发展密码】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