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地瓜窨子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 | 林源
我的家乡坐落在鲁西北黄河故道上,因是沙壤土,透气、渗水性强,种出的地瓜口感好,光滑细腻,匀称好看,深受百姓喜爱。因此,我们村被周围群众称为“地瓜村”,有关地瓜村的事很多,今天说说记忆中的地瓜窨子。
地瓜窨子是用来储存地瓜的土井,它是人民群众的发明,它的科学性毋庸置疑,冬暖夏凉、干湿相宜,而且经济实惠,节约能源。在那食不裹腹的年代,地瓜窨子是储存地瓜、萝卜、白菜等的好地方,用老百姓夸张的话说“它冬天气死暖气,夏天气死电扇”。
先从挖窨子说起吧。大约15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挖窨子,是和我叔一块进行的,地址是在村南我们家的“小枣行”。挖窨子的选址很重要, 一般选在既僻静又安全的空闲处,应具备通风、海拔高、地实、远离树木、无污染的环境条件下。选完址后,在地面上先划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圈,按照这个圆圈用锨往下掘出土来,挖得深了之后,长把铁锨横不开了,就改用把子短一些的镢或铲,把刨下的土装进篮子里,上边的人用绳子一篮一篮往上提……直到窨子挖成为止。
你若是亲眼见了那场面,就会叫你情不自禁地想起电影《地道战》里头民兵们挖地道的那些镜头。窨子一开始在地面上挖时口径小,随着深度增加,内径也逐渐扩大,最终窨子在地下的形状就像一个口小肚大的花瓶。口小是为了保温,肚大是为了多存放地瓜。一开始挖的时候,我拿着短把铁锨忙活的挺紧,我们俩个轮流挖,当挖到一米半深左右时,快超过我的个头了,站在下面有些害怕了,我就改为在上面提土,不敢在下面挖了。大约挖到4米深的时候,即达到了合适的深度——浅了达不到保温的效果,再深了容易出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地下水位很浅)。深度挖够了,为了更多地存贮地瓜,还要在窨子底部向两侧挖两个半圆型的横洞,作为储藏室,横洞的大小会根据每家收入地瓜的数量确定,大约一米半见方。刚挖出来的储藏室挺舒服,湿润干净、清新凉爽,人可猫腰在里面劳作,也可以坐在里面休息。
挖窨子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也有很多学问,选扯、深度、上口和下底的比例等,都决定窨子的成败,弄不好,还会出事故。1974年,四个村民为生产队挖窨子,因为选址不对,土质一边实,一边松,刚挖到一半就塌陷了,把外号叫“石头”的青年埋在了土里,大家都慌了手脚,特别是石头的侄子刘印,因年龄小,救叔的心情迫切,用铁锨猛挖土,结果叔叔的额头被铲伤,后来落下一条两寸长的伤疤。侄子好心相救,叔也不能埋怨。好在“石头”被救了出来,大难不死,真够命大。为此,生产队里给“石头”补助了80元的治疗费,算是处理了此事,石头从此又添了个绰号,人们都喊他“石大命”。
窨子中存放地瓜是在秋收后进行的。从地里刨地瓜的时候,节气就已经过了霜降啦,眼看着寒冬就要到来。地瓜,春天插秧的,叫春地瓜;夏天插秧的,叫秋地瓜,我们这里也叫麦茬地瓜;“春地瓜”生长期长,块儿大,刨出后多数是食用、晒地瓜干、打淀粉制做粉条等。“秋地瓜”一般贮存到窨子里,来年春天一部分卖掉,价格相当可观,另一部分当地瓜母子育秧用。每当刨地瓜时,由于时间集中,家家户户都很忙,起早贪黑,有时候也还忙不过来,这就需要雇人。雇人刨地瓜,东家要有烧鸡、白酒好好招待,否则雇来的人要么出工不出力,要么把地瓜挖坏了许多,这样损失就大了。地瓜刨下来后,第一时间把地瓜拉到窨子旁,进行整理,个头匀称,皮面光滑,没有黑斑,也没有挖坏的,这些称得上一级品的地瓜,作为越冬储存,放到一号储藏室;稍微小一点,有点伤口的算二级品,放二号储藏室,随时观察食用;剩余的是三级品,留着喂猪羊。这个时候,我的角色就是下到窨子里去码放地瓜,因为小孩子身子轻、个头小,在不大的窨子里行动方便。那时,大人用井绳捆住我的腰,把我卸到窨子里,此后就开始一次次地用井绳吊着水桶把地瓜运卸下去,我就小心小心翼翼地把地瓜一层一层地均匀摊铺开,再一个个地摆放整齐。干这个活儿之所以要小心翼翼,是为了不碰伤地瓜的皮,否则地瓜就容易腐烂。
- 想吃吃不到,才最寂寞猪头肉,如何烧出天籁感!
- 家庭版熏鸡做法
- 吃这个真爽,比吃凉面还过瘾,我每天1大碗,天天都不落
- 1个胡萝卜,不放面粉,教你做爱吃的胡萝卜饼,天天吃不腻,美味
- 今天聊的这种麻香卤水卤制的做法,便可以清晰地看到
- 酱香蒜苔炒腊肉,简单快手,又香又鲜
- 糖醋里脊 制作简单,口感细腻
- 在家做茄子,我教你一招,不仅不吸油,味道比红烧肉还香!
- 这个色香味俱全·油泼土豆丝
- 不一样的凉拌黄瓜,超级精美,简单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