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天桥区非遗传承人王子彦:玻璃艺术是用当代语言表达中国传统文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陈晓丽
在中国,琉璃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其质似美玉。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玻璃艺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逐渐形成全新的词汇体系。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专访了天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琉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爱丁堡大学在读博士王子彦,来谈谈玻璃工艺美术对于文化的传承与思考。
“弃科从艺”,去学最返璞归真的工艺美术
当看到自己的作品进入国家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展览的时候,王子彦,以及身边的亲朋好友,都知道他当初“弃科从艺”的选择是正确的。热爱,就是最大的原动力。
2009年,王子彦进入山东师范大学学习数字媒体艺术。大学毕业后,从事的也是数字媒体方面的工作。“实在是让我学到怀疑人生”,王子彦开玩笑说,“那几年学习和工作的最大感受就是高科技这个领域不适合我。”
也许只有做了不喜欢的事情后,才能真正明白自己喜欢什么。大学毕业两年后,王子彦重新考取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学习艺术设计专业,主要研究工艺美术方向。
作为90后,王子彦的成长也伴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技术化。然而,技术化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困扰。比如各种通讯工具的使用,逐渐吞噬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我们能随时开始处理工作的事情,被工作缠身,很多时候,下班和没下班之间界限非常模糊。”王子彦不适应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感觉被便捷的技术控制了生活,当然问题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使用技术的人。”
再次选择人生方向的时候,王子彦有了明确的想法,“既然我这么不喜欢科技领域,不如学点儿和它完全相反的东西,选最返璞归真的东西去学。”
王子彦介绍,工艺美术研究的东西很多,有实践类方向,比如制作漆器、陶器、玻璃,还有研究类方向,比如研究工艺美术的历史,王子彦选择了他最感兴趣的玻璃类艺术品制作。
手工艺聚合了和现代技术相反的一切元素
在温度高达1000多摄氏度的火焰中,玻璃慢慢变形,发出耀眼的光芒。随着温度下降,冷却之后,固定成独特的形状,形成另一番动人心魄的颜色。这个过程,让王子彦感受到了玻璃艺术品制作的魅力。
“玻璃是一门艺术,这对于我们身边的绝大部分人来说,对此都尚未形成太多的认识。”王子彦表示,一直以来,玻璃艺术在我国都不算是比较热门的艺术分类。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在王子彦看来,玻璃手工艺聚合了和现代化技术相反的一切元素。“那些新技术带来的焦虑,在做手工艺的时候可以部分、甚至完全放下,并且是一种可能的反抗方式。”这也是王子彦博士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手工艺是人与工具、材料的交互,不像是面对电脑软件,我们只能与工具交互。”王子彦说,手工艺可以让人有更多思考,用手触摸那些天然材料,就会不由对大自然有了更多敬畏。
天然材料本身也存在着自身的限制。王子彦进一步表示:“在具体制作过程中,知道什么是‘可为’和‘不可为’,怎样让‘不可为’变成‘可为’,我们需要为此做出哪些努力。这是原材料给人类的一种赋权,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很多人并不知道,作为一种传统材料,目前玻璃是人类唯一能制作出来的透明原料。“玻璃可以兼具透明与不透明,和其他的传统工艺材料相比,玻璃拥有更多更丰富的层次。”王子彦说。
偶然间完成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园》
《园》是王子彦迄今最为满意的作品之一,也曾先后走进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展览,也正是这件作品建立了王子彦对于创作的信心。
玻璃|天桥区非遗传承人王子彦:玻璃艺术是用当代语言表达中国传统文化
文章插图
王子彦作品《园》
而这件作品的出炉,在王子彦看来多少有些机缘巧合的成分,“这件作品的成色其实和我最初的设计想法一点联系也没有”,王子彦说,按照原来的设计想法,想用的材料恰好被用完了,只剩下蓝色和绿色两种材料。
在看到这两种颜色后,江南园林中白墙黛瓦、绿色青山的颜色,以及移步换景充满诗意的古典审美气氛,就这样走进了王子彦的脑海。
玻璃|天桥区非遗传承人王子彦:玻璃艺术是用当代语言表达中国传统文化
文章插图
王子彦作品《园》
“就用现有的材料试一试吧。”艺术成就可源于专注思考,更会来自妙手偶得。当作品出炉,王子彦内心充满了喜悦,一件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就此诞生。随后,《园》先后走进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玻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