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感|人世间|戏里戏外总关情,“好文”先有好故事

戏里戏外总关情,“好文”先有好故事。
不得不说,影视剧《人世间》的成功,是基于梁晓声小说《人世间》成功之上的,而这部小说之所以会如此成功,那是因为它是一部扎根于生活的文学作品,是个既关照作品之情又关照读者之情的好文,这就是读者眼里的风向标:有观众,贴近生活这就是好文;反之,自以为的高大上没有观众那也是失败的。
“好文”如果有标准,那标准又该是什么呢?
节奏感|人世间|戏里戏外总关情,“好文”先有好故事】我想,“好文”的标准,首先要有一个扎根于生活,能够引人入胜的好故事,这个故事,就好比是文字的骨骼,它的硬度,决定了它趋好的程度。
好故事大抵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无论是艰苦年代还是如今的新时期,好故事从未缺席我们的精神家园。
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工作间隙;无论是事业的低谷,还是人生的艰难时刻;无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荣耀时刻,还是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时刻,有好故事陪伴,人生就不会感到寂寞。
“好文”的作者,既是好故事的记录者、传播者、提炼者,也是好故事的创造者。
一、好文需要有好故事,好故事需要有波澜,有浪花,有层次,有意境。
诚然,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光都是平平淡淡的。所以,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总是能不断地从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摘取转瞬即逝的美丽浪花和波澜,为我们平淡的生活锦上添彩。
有了波澜和浪花,故事还应有层次感,或深入浅出,或一波三折,或由内而外、由外而内,或先纵后横、先横后纵,或由简而繁、由繁至简,或以小见大、由宏观到微观,一张一弛、一开一合,总能惩前毖后、盘根错节地将一个故事完整地表现出来。
当文字有了层次感,还需要有意境的充实。
文章的意境,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肢体动作、语言、环境等众多细化描写烘托出来的。比如,描写人物在困境中时,加入细微的、极端环境和天气变化,就能使人物的这种处境得到进一步的渲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呼之欲出的阅读感受。
二、好文需要有节奏感,有韵味,有深度,有温度。
在烘托出那种逼真或夸张的意境之后,在故事的进展上,还应当保持一定的节奏感,比如故事的缘起、发展、高潮、结局的某些节点,要有一个合理的过渡,以免使读者产生阅读疲劳,进而影响阅读体验。
有了节奏感之后,再融入细腻的情感和语言节律,从而使文字变得通畅而富有韵味,给读者留下那种品鉴、回味的空间和余地。
在有了韵味之后,故事还应当有点深度,故事的深度,是思想性和哲理性的一种融合和贯通,这需要创作者在平时有所积累、有所涉猎,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厚积薄发,应用自如,拿来即是。
在文字有了深度之后,最后还需要赋予它一定的“温度”,才能最终形成作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文字的“温度”,其实是一种“点拨”之力,也是对某一事件适时适度的匡正或向好的助推,在这种点拨、匡正、助推之后,文字的作者达成了与读者的默契和共鸣,从而促成了事件的转轨,这种促事件转轨的动能,就是文字的“温度”。
二、关于文字的张力
一般情况下,创作者在正式讲故事之前大多都会做一个“铺垫”,这个所谓的“铺垫”,就是故事的落脚点和切入点,在找到落脚点和切入点之后,需要先聚拢一定的张力,然后再将整个故事由缘起、发展、高潮、结局一步步发散开来。
而恰当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无疑也是创作者的“走心”之笔,也只有文字走心才能真正抓住读者的热心,进而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在文字开头形成张力之后,下一步应该把故事的骨架做好,骨架就是故事的核心内容和整体轮廓,再下一步就是五脏六腑血肉筋脉微循环及毛发的慢慢丰满。
在完成“走心”“抓心”的铺垫之后,故事还应该“有料”。
当然,过去的,别人说过、做过、用过、落下的,那都不叫“料”。只有即将发生还没发生的,别人从未说过、做过、用过、甚至从未见过的,那才叫“料”。
文字有“料”,才会有看头,有嚼头。打个比方,因为工作的关系,好多人都是在大的节假日才可能有外出游玩的机会,而对于景点的选择,我们通常都会选一些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因为再好的景点,去过一次之后,再去的话,就会感觉不新鲜了,没啥可看的了。
所以说,我们阅读文字和去旅游其实是一个道理,我们所寻求的就是那种新鲜感和探秘感,只不过,一个是用脚和眼,一个是用眼和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