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首席采访人员 巩悦悦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是清代诗人袁玫的一首诗,大意是: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苔藓照样顽强生长着。即便像米粒那般渺小,却也学牡丹花一样开放。
现实生活中,苔花这种“也学牡丹开”的倔劲儿,正是山东多地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在艰苦的条件下,它们顶着逆境成长。
因为这种劲头,乡村大先生们扎根偏远偏僻的农村教书,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走出农村,但却让更多农村孩子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一)
2021年底,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义务教育领域“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指出,“十四五”期间,山东将主要以乡村学校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优质均衡水平。
【 来信|青年说|200多封特殊来信】办好乡村教育关键靠教师。为留住农村老师,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系列文件,将职称评审、工资待遇、生活补助等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这让乡村教育工作者得到重视和应有的尊重,提振了信心。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本是家人团聚再普通不过的日常,而在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乡村校长和老师却翻山越岭,走到学生家里,走进学生心里。他们试图用微光补足差距,帮助农村孩子更好的成长。
为给乡村教师注入力量,给农村孩子点亮希望,2022年1月27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校长/教师的寒假日记”,聚焦山东乡村教师家访的所见、所闻、所感。
该策划推出以来,得到了淄博沂源、临沂沂南、潍坊临朐、济南市中、青岛西海岸新区等地乡村学校的踊跃响应。不到20天的时间里,来自八一希望小学、流泉完全小学、曹家庄小学、东高庄小学、璞邱小学、鲁村中学、砖埠小学、岸堤中学、里庄中学、杨坡中学、催马小学等30余所乡村学校的校长、老师分享了各自的家访见闻。
(二)
200多篇寒假日记的发布,承载的是200多位乡村校长和教师的心声。
其间,一位读者留言称:“最初看到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是在年前,来自朋友圈好友的推荐。文章读起来自然亲切,真好,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高调,只有默默的坚守和走心。”
一位乡村教师向采访人员介绍:“第一篇校长日记已经被局长转发在了工作群,意义重大。我们看到了领导的重视,他也是在意这些‘边角’的教育者的,他的转发对所有人都是一次触动。常常觉得,农村小学校怎么能来到台前,没想到《齐鲁晚报》主推的这个方式,让教育部门领导也看到了山村里的春风。感动,感恩。”
“农村学校在教育的大舞台中往往是以配角存在,这一策划让乡村校长和老师们秒变主角,站在了舞台中央。每一位扎根乡村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被看见,感恩发现。”一位乡村校长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段文字。
具体到山东,各地县教体局也在以各种形式,鼓励着乡村校长和教师们表达自我。
举例来说,临沂市沂南县教体局给乡村校长和老师们留言称:前期每个学校做的学生包保工程,整体扎实到位,每名参与者手里都有大量的纪实资料和图片,可以写成日记,参加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假期开学后对学生包保工作开展好的学校进行总结表扬,并选出学校代表召开现场会。
而在淄博,沂源县教体局将发布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的“寒假日记”,以每日一更新的形式发布在了微信公众号上,这一举动也给予乡村校长和老师极大地鼓舞。
不仅如此,沂源县教体局还计划在寒假结束后举办总结会,一是聚精英有碰撞,二是请专家作指导,三是做总结成文集。计划将假期里的成果(发布在齐鲁晚报的寒假家访心得)文集成册,让参与者都有自己的作品集。
“今天是第一步,明天迈出就是第二步”,面对大家的踊跃分享,沂源县教体局负责人写下这句话,给予乡村校长和教师很大的动力和信心。
对乡村教师而言,《齐鲁晚报》和齐鲁壹点平台刊出的“乡村校长/教师的寒假日记”更像是一场爱心接力,校长间、老师间相互鼓励学习,共同为更有温度的农村教育努力着,而这也正是当下教育乐见的情景。
《中国教育报》曾发文指出,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这根神经末梢强劲了,那么整个教育的生命肌体就会更健康,更加可持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得以保障。
- 贾雨村出场|骆玉明说红楼 | 人物
- 朵拉|2021年世界华文闪小说创作比赛线上颁奖
- 美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看了这位画师画的美食,给我看饿了
- 番茄酱|鸡蛋包豆腐
- 蔬菜沙拉|鲜虾蔬菜沙拉
- 凡人修仙传|一本怪异的仙侠小说,差点把主角给写死,最终作者被“求着”封神
- 阳台上|闪小说Ⅰ欲罢不能
- 民俗文化|【图说故事】探访花灯手艺人 点亮非遗创新路
- 夕阳箫鼓|青年钢琴家田佳鑫:用“西方乐器之王”讲述中国故事
- 扎扎|波伏娃生前未公开小说遗作《形影不离》中文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