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分|元宵节里的“洋面孔”:在学做灯笼中感受“团圆”

中新社杭州2月15日电 题:元宵节里的“洋面孔”:在学做灯笼中感受“团圆”
作者 张煜欢 魏嫣然 崔倩娴
裁剪、对折、拼接、固定……2月15日元宵节,来自美国、埃及、格鲁吉亚等国的外籍人士来到浙江杭州的一家传统工艺工作站,参与手工制作灯笼,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文化十分|元宵节里的“洋面孔”:在学做灯笼中感受“团圆”】来自埃及的Mansuor就读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对第一次体验制作灯笼的他来说,这番动手体验“比想象中更有趣”。他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红色卡纸,折成立体版的流苏,再用银色的小铁环将其固定在灯架周围,一个简易版的红灯笼初显雏形。
“在今天之前,我还不知道元宵节是一个代表‘团圆’的特殊日子。知道了以后,我马上联系了几位同在杭州的朋友,约他们见面吃饭,感受‘团圆’气氛。”Mansuor说。
受全球疫情影响,来中国就学后的Mansuor还没有机会回家。“我平时会把自己在杭州的生活日常图片和视频发给家人,现在他们也知道了很多中国的美食、文化、节日,也知道我很适应这里的生活。”他说。
制作完成一个灯笼的Mansuor将手中的剪刀递给了同桌的Ben。“这个灯笼看起来就像一棵圣诞树。”来自美国的Ben笑着说。
对在杭州生活了3年的Ben来说,浓厚的过年氛围使他着迷。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任教的他,与杭州女孩结为了夫妻,是一名“中国女婿”。“和圣诞节很像,元宵节也是家人朋友从远方汇合,聚在一起烹饪很多食物。这种‘团圆’我很喜欢。”
“做灯笼真的很有趣,我本来以为很难,没想到和做折纸手工很像。”来自格鲁吉亚的Neli是浙江大学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的她,能娓娓道来不少传统民俗。
“我曾经在浙江的华侨之乡青田见过舞龙表演,以前小时候只在电影中见过,没想到能有机会真正见识到现场的表演。”Neli说,除了看热闹的舞龙,春节期间自己还喜欢吃汤圆——她明白,这也是一种对家乡的思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