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晚,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央视,展示了三星堆青铜文明的独特魅力。
青铜大面具震撼观众的同时也引发全民关注,有网友喊话:“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何时回家?何时能一睹尊容?”。2月14日,青铜大面具运回三星堆博物馆后完成点交。2月15日(元宵节),刚刚“回家”的青铜大面具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首次正式展出,向广大游客送上元宵节展览“彩蛋”。
三星堆遗址最大青铜面具出土
自1986年三星堆“一醒惊天下”起,三星堆遗址迄今已发现了8个“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金器、象牙等文物。其中青铜面具是三星堆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典型器物,应是陈置在神庙中供人膜拜的神器。3000多年前,古蜀人用它们与神沟通。
文章插图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
2021年6月23日,三星堆遗址的3号祭祀坑,青铜大面具在考古人员精心呵护下横空出世。由于大面具体量太大,为了安全提取,文保专家精心拟定方案,科学研制加固托体,小心翼翼实施吊装,终于获得成功。
这件青铜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其宽颐广额,面庞夸张,眉、眼、鼻、唇、耳等线条流畅,棱角分明,被考古专家称之为“青铜大面具”。
“这是目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三星堆工作站站长、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介绍,青铜大面具出土于三星堆3号祭祀坑,埋藏在坑中部偏南位置,面具脸部朝下,其上被象牙叠压,历经三个多月精心清理,终于面世。“取出来以后真的有点喜出望外,当时是出土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它的右眼以及其他的部位有很多附着物,比如说鼻孔下面有海贝,右眼眼珠上很多的玉器残渣,让我们惊喜的是在右眼球上发现了有丝织物残留。”
文章插图
青铜大面具出土吊装
雷雨介绍,首先,大面具体量大;其次,三星堆的青铜面具本身也是同时期全世界范围内最有个性和最具审美特征的一种艺术品;第三,大面具铸造技术也比较复杂的,跟中原地区是同出一辙的,主要是一种分铸法。“目前我们研究这面具大概有4个部分的分铸,然后再合铸而成。这种铸造技术来自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它的铸造技术包括它的核心成分,跟中原地区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也证明了我们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 博物馆|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回家!元宵节首次正式展出】大面具提取后,文保人员对其铸造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制作先分铸成型,由面部、脸颊后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分别铸造,再焊接组合成一体,这既是青铜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人精神世界的独特表达。文保人员还在右眼眉、右眼球、右眼角均发现有经纬组织的丝绸纺织残留物,具有“通天、通神”功能的丝绸与面具的组合彰显神圣祭祀的意涵。
国宝赴京 “走”了3天2000公里
2021年11月,负责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接到了央视春晚节目组电话。他们希望邀请三星堆的考古工作者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讲述全年爆火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故事,并带去一件典型文物进行现场发布。这件文物,就是最后从几件候选国宝中被挑中的青铜大面具。
为确保青铜大面具春晚展示以及来回的绝对安全,在国家文物局的精心组织、指导下,四川组织相关文博机构形成工作专班,精心制定文物安全保障方案,精心实施文物清理、包装、运输、卸载、布展、警卫、保护等各项工作。
要和全国人民见面,“国宝”不可能“蓬头垢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任俊锋和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主任余健是此次随文物一同进京的文保专家。
余健介绍,刚出土的青铜大面具存在着锈蚀和表面有泥土等附着物的情况,因此看上去格外“沧桑”。文保人员制定文物加固保护方案,依据前期研究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表面泥渍、泥土覆盖物、硬结物、锈蚀物(不稳定锈蚀物和影响文物信息锈蚀物)做清除;遵循最少干预原则,采用不锈钢钢构支架做完全物理性加固,确保文物状态满足运输展示要求。极具三星堆特色的青铜大面具经过“梳妆打扮”后一举被选中。
文章插图
工作人员打包青铜大面具
- 赵丰|让文物走进生活 文旅商共建博物馆落地杭州
-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3月1日起恢复开放
- 杭州|让文物走进生活 文旅商共建博物馆落地杭州
- 曹州堆绣|好品山东丨400年的传承技艺 曹州堆绣展现永恒之美
- 蔚晓贤|快讯|风筝博物馆闭馆改造提升,3月18日重新开放
- 票数|四川稻城皮洛遗址、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入围!
- 新发现|三星堆遗址祭祀区:6座新发现“祭祀坑”已出土编号文物11000余件
- 庚续|好品山东丨400年的传承技艺 曹州堆绣展现永恒之美
- 考古|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已出土编号文物过万 近完整器超过2400件
- 文物|三星堆遗址祭祀区:6座新发现“祭祀坑”已出土编号文物11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