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能源网
ASME即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的网站,2月1日刊载奥斯汀市德克萨斯大学能源资源乔西百年纪念教授迈克尔·韦伯(Michael E. Webber)博士的长篇文章说,气候变化,看“似乎是个完美设计的让人类失败的挑战”,但这种危机能得到化解。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是,几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在要求采取行动,而反对采取行动的人则失去了地位,年轻一代正在团结起来,要求迅速解决问题……[1]
文章插图
我们将解决气候的挑战,因为客户需要,员工需要,投资者需要。
2008年,艺术家兰德尔·门罗(Randall Munroe)[2]创作了一幅著名的漫画,画中人对着电脑大发雷霆。门罗笔下人物都是简笔人物。当问及他是否要上床睡觉时,这个角色回答说他不能,因为“网上有人错了。”
除了教学、研究和写作,我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因为这是一种接触完全不同受众的方式。根据我得到的一些回答,很容易想象,一个像门罗这样的人会敲击键盘或敲击手机屏幕。这真的不应该令人惊讶。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是我典型思考的主题,是唤起很多情感的话题。尽管看起来很奇怪,但关于核能和热泵的帖子总能引起强烈的反应。
去年夏天,我在Twitter上发了一条简单的评论,用孩子们的话说,结果引起轰动,点击量超过20万。有人问他的追随者,在自己的政治圈内的人会觉得可笑的个人信念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我非常清楚地相信,1)解决气候危机,2)比人们预期的更快,3)消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我们回到工业时代前的水平。”
文章插图
我对气候的乐观态度,以及认为这种情况下的最好结果已经出炉的观点,引发了怀疑,并要求给出解释。或许这是可以理解的:报纸的头条充斥着悲观情绪,从各国连大幅度削减排放目标都未能实现,到火灾和洪水暗示气候变化的未来可能意味着什么。不过,对我来说,情况很简单。我们将解决气候挑战,因为客户需要,员工需要,投资者需要。许多(但显然不是所有)市、州、地区和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者都在推动它,而那些顽固的反对者正在慢慢但肯定地失去控制。
这是个很多人很难接受的论点。气候变化似乎是个为人类完美设计的挑战。要与之对抗,需要几百个国家和几十亿人的协调行动,朝着一个看似抽象的目标努力,而这个目标几十年后才能实现。在一个人们没有耐心吃“方便面”的国家,对延误的满足似乎很陌生。
然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到极地臭氧层变薄,以前的世界一直面临艰难的全球挑战。例如,人们往往会忘记冷战有多么棘手;到20世纪70年代,似乎不像是一场可解决的冲突,而是一种永久的世界事务状态。双方都是笨拙的多元文化联盟,最终几十年来一直将大部分国民收入投资在武器系统和“面子”工程上。考虑到这些要求,这些联盟可能已经分裂,但它们已经持续了40多年,直到柏林墙倒塌。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臭氧层上不断增长的空洞似乎就是生命的事实,但随后世界各国迅速同意逐步停止生产和使用与消耗臭氧有关的化学物质。在恢复臭氧层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对稳定臭氧层和减少损害的“跨国承诺”是非凡的。
气候变化是个跨国的、几十年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某些令人惊讶的地方已经发现进步的迹象。
行动将会发生,而且很快
通常,当人们认为气候行动将战胜否认或拖延时,他们会指出这个问题在年轻人中很突出。的确,至少在我的经验中,对气候变化的担忧经常因“代沟”造成分歧。虽然老年人可以更加怀疑和不那么关心,但50岁及以下的人们将不得不生活在一个更“温暖”的未来,他们更热衷于采取行动。
只有激情是不够的。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很荣幸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工作。他们对老一代留给他们的“烂摊子”感到绝望,并决心解决它。他们能解决这个问题:相信我,当我告诉你,他们工作努力,聪明,专注。重要的是,他们正开始在世界各地担任领导职务,有能力采取行动。
如果我拥有的唯一证据是后辈对挑战的关注,可能会比现在更不自信。毕竟,做出必要改变的时机不是几十年后,即当前的一代领导人放弃权力的时候,而是现在和未来几年。在我看来,行动即将发生的最好、也是快速的迹象,是能源公司自己正在推动变革。虽然现在悄无声息,但随着市场的呼声越来越明显,他们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