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从00后到60后:抗击疫情 铁路人在行动( 三 )

  我们这里只有4个人 , 原来一直是两班倒 。 特殊时期为了避免感染 , 吴婷和我主动提出继续坚守 , 不进不出 。 熊婷说 。 不进不出 , 这意味着熊婷、吴婷必须24小时待在变电所 , 何时能回家仍是未知数 。

  变电所地处偏僻 , 人员也固定 , 还是比较安全的 , 就是家里人不放心 。 熊婷说 , 她们每天都会按规定对所内区域进行消毒 , 并测量两次体温 , 向上级汇报 。

  孔垄变电所担负着京九线30多公里的供电任务 , 变电所里有变压器、大型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上百个设备 , 如果出现问题 , 京九线上运行的列车全部都会受到影响 。 为了确保所内设备运行正常 , 每天熊婷她们都需要对设备巡视3次 , 观察记录设备运行状态 。

  就和中医看病一样 , 对设备把脉望闻问切 ,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 才能保障运输畅通 。 吴婷说 。

  熊婷的丈夫是一名火车司机 , 春运期间也一直忙碌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 家中两个女儿只好由老人照顾 。 今年过年没有回家 , 原打算休班回去能多陪陪孩子 。 熊婷说 , 自己是党员 , 该坚守坚守 , 该战斗战斗 。

  她和丈夫约定 , 不管多晚 , 每天工作结束后都要再测一次体温 , 报个平安 , 面对这场战疫 , 我们绝不退缩 。

  70后客运员李强:骑行30公里 , 返岗变身掌勺人

  天门好多路都封了 , 不能开车 , 这可怎么办?疫情发生后 , 家住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的天门南站客运员李强急坏了 , 赶紧向单位领导汇报情况 。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 , 副站长田斌斌打来电话 , 告知他自己将从邻近的麻洋镇到单位去 。 李强说 , 当时自己就有了一个疯狂的念头骑车上班 。

  田站长 , 麻烦你在麻洋镇等我 , 我想办法过来 。 1月26日 , 为了赶回车站替换战友们轮班 , 李强从岳口镇出发 , 蹬着自行车骑了30多公里 。 3个半小时后 , 他终于抵达了麻洋镇 。

  小伙子 , 冷不冷哟?在麻洋等待许久的田斌斌问 。 冷是冷 , 但是车站现在需要我们 , 作为党员应该冲在前面 , 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 。 李强搓搓早已冻僵的双手 , 嘿嘿一笑 。

  没想到的是 , 由于交通受阻 , 车站食堂做饭的师傅无法到岗 。 此时 , 返回岗位的李强主动请战:我在部队干过炊事班工作 , 我来!从返岗第一天起 , 李强便承担着车站13名值守人员的伙食保障任务 , 成为了天门南站的掌勺人 。

  70后列车员孟祥龙:夫妻同在一趟车 , 基本见不到面

  作为牡丹江客运段T262/261次的软卧车厢列车员 , 孟祥龙被同事们戏称为大总管:业务精通 , 脏活儿累活儿都抢着干 , 脸上总是挂着憨实的笑容 。 他的妻子哈长华是同一个班组的列车广播员 , 也是班组里的兼职红十字救护员 , 掌管着列车上的急救小药箱 。

  1月30日 , 夫妻二人刚刚回到家 , 手机微信工作群就传来了车队临时缺员的信息 。 看到信息 , 孟祥龙向哈长华提出了去替班的想法 。 你去替班 , 我在家里也不安心 , 要去 , 咱们一起去 。 哈长华说 。 相识17年 , 结婚13年 , 他们既是恩爱夫妻 , 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