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贵:从古代奥运到北京冬奥,和平基因为何始终传承?|东西问 | 奥林匹克( 二 )


高富贵:“更团结”的加入体现出国际奥委会在全球性挑战下对人类和平发展的再思考,为奥林匹克运动赋予了新内涵,呼吁全人类作为共同体团结起来。
奥运会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把不同国家聚集起来的赛事平台,无论在规模还是水平上,对国际社会的感召力有目共睹。全球化在带来更多接触机会的同时,不同族群、不同的文明之间的误解和对立也日趋尖锐。在共识危机前,奥林匹克运动已不再只是竞技赛场上个体和群体荣誉的展现,更被赋予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不屈服的意义指向。
高富贵:从古代奥运到北京冬奥,和平基因为何始终传承?|东西问 | 奥林匹克
文章插图
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在东京举行,经投票表决后,同意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后加入“更团结”,这是奥林匹克格言100多年来首次修改。图为东京奥运主新闻中心播放的全会画面。中新社采访人员 韩海丹 摄
此外,在疾疫共识危机背景下加入的“更团结”,也是倡导人类与自然作为共同体的“更团结”。比如多届奥运会都曾呼吁“绿色奥运”,这种可持续办奥理念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中新社采访人员:近年来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文化多元化进程加快,以体育为媒的东西对话对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有何启示?
高富贵:西方国家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奥运会运动项目大多起源于西方,现代奥运会、冬奥会也大多在西方国家举办。
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参与使奥林匹克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增加了奥运会的观赏价值和吸引力,体现出对多元文化的兼容和尊重。
比如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歌手刘欢与英国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共同演唱主题曲《我和你》,不仅体现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国际范”,也体现北京奥运会希望借此推动“同一个世界”的期许。
高富贵:从古代奥运到北京冬奥,和平基因为何始终传承?|东西问 | 奥林匹克
文章插图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刘欢(右)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在开幕式上演唱《我和你》。中新社采访人员 任晨鸣 摄
在以体育为媒的交流中,奥林匹克运动对普遍性的推崇绝不意味着标准化、现代化或单一化,更非欧洲化或西方化,而是多元文化互动的过程。
中新社采访人员:从2008年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到如今举办冬奥会,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显著增多。倡导和谐共生精神的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有何共同语言?
高富贵: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作为“双奥之城”,北京在2008年举办了一届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提出“人文奥运”口号,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就是那个时候成立的,旨在弘扬奥运会的人文特性。“人文奥运”就是试图从文化根性的角度总结奥运会的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如何丰富奥运精神进行探索。
高富贵:从古代奥运到北京冬奥,和平基因为何始终传承?|东西问 | 奥林匹克
文章插图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绚丽烟花绽放北京夜空,火树银花映“鸟巢”。中新社采访人员 毛建军 摄
中华民族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奥林匹克运动自由、平等等核心价值在一些全球化“逆流”中受到冲击,中国正通过举办冬奥会来帮助奥林匹克运动稳固其精神核心。
从和而不同理念看,良性运转的社会不可能取决于“一刀切”的价值判断,而是在尊重社会形态多样性基础上探索实现各领域对话的可能。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奥运会平台上、在同一套规则下开展竞争,说明了人类社会有能力超越区别和差异实现“合一”。
高富贵:从古代奥运到北京冬奥,和平基因为何始终传承?|东西问 | 奥林匹克】中国始终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以体育运动架起人类共存共享的桥梁,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使得体育赛事承载了中国拥抱世界的胸怀,也表达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存的立场。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中的公正、仁爱、友善、诚实等观念与奥林匹克文化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重视个体等理念互补,将进一步促进和丰富奥林匹克精神。(完)
专家简介:
高富贵:从古代奥运到北京冬奥,和平基因为何始终传承?|东西问 | 奥林匹克
文章插图
高富贵,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奥运文化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22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对策研究”, 参与编著《冬奥项目及观赛指南》《体育与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