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田汝晔
一盏台灯、数把刻刀、一个自制的工作台,陪伴了赵正生这几年的微雕梦想。赵正生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微雕的传承人,学习微雕已有四五年的时间。
虎年已至,赵正生在直径为22厘米的平安扣上,雕刻了一只上山虎和三百字虎诗虎词。他用极其微小而锋利的刻刀与雕针,在玉石表面一点点刻下惟妙惟肖的老虎和诗句,普通的玉石在赵正生的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赋予了玉石另一种美。
文章插图
【 微雕|我和我的家乡|瑞虎迎春:微雕毫厘之间的新年祝福】赵正生的家就是他创作的地方
守正:孔子行教图反复刻了一百多次
赵正生的家就是他创作的地方。在客厅一侧,有张方方正正的桌子,桌布洁白,刻刀与雕针等物件排列齐整有序,身后一架摆台,放置着他的微雕作品——在这方寸之地,赵正生努力耕耘着。
赵正生走上微雕这条路,源于一次偶然的经历。他从小喜欢书法绘画,“上学的时候别人就爱出去玩,可我就喜欢趴着桌上画画。”虽然有兴趣做伴,但赵正生的书法和绘画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参加工作后,赵正生在济南市文化馆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和练习,这一练就是六七年。五年前,有位老师带了一幅微雕作品,让赵正生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这种“以小见大”的艺术品,微雕上的一花一叶纤毫毕见,堪称鬼斧神工,这是如何刻上去的?老师介绍说,创作微雕需要有一定的书画基础,还要懂得雕刻之术。既然自己喜欢,为何不试着去做做呢?自那以后,赵正生下定决心要掌握这门微雕技艺。
微雕之美,蕴藏于其将书法、绘画、雕塑等浓缩于毫厘之间,隐藏于人眼可窥之外。一幅精美的微雕作品,有时甚至需要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雕作品的内容,能达到精微细致、纤毫毕现的程度,并非易事。
文章插图
赵正生正在创作上山虎和诗词相结合的微雕平安扣
“微雕跟其他技艺是不同的,甚至它的难度更高,因为创作载体的面积过小,如果没有非常过硬的书法功底和微观雕刻技艺是很难完成的。”赵正生这样说道,微雕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刀代笔,形成抑扬顿挫、刚柔并济的独门雕工,但微雕创作载体的材质一般都比较硬,刻刀也不似毛笔那般软弹,要将书法的韵味、线条、结构表现出来,这种雕刻的难度可想而知。
刚开始练习时,赵正生一刀线条下去之后,第二刀的线条就容易和第一刀重叠在一起,为了线条分明,只有不断练习控刀的能力和手法。创作微雕没有所谓的天赋,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更是痴迷地喜欢和反复地练习。
人们都说曲不离口,微雕讲究的是刀不离手,就像一幅孔子行教图,赵正生雕刻了不下一百遍,就是为了形成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只要一拿起刻刀就能刻,不用思考和看图稿。“孔老先生的胡须非常多,一根一根画出来需要非常均匀和飘逸。”赵正生经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制作过程一旦停下来休息,作品前后对接的效果可能就要受到影响,而且整个过程要聚精会神,屏气凝神,对精神专注程度和意志力都是极大地考验。
当一个手艺人,要有匠心,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尤其是夜深人静时,赵正生在灯下辛苦创作,连刻刀刻在玉石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创新:篆刻的手法和微雕的技艺相结合
赵正生是个仔细人。微雕作品制作需要二十多道工序,从选材,到打磨,再到雕刻、抛光、上色,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选材是自己到市场上精挑细选的,刻刀是自己磨成了便于篆刻的三角形针尖状,刻刀的刀尖是自己选的钨钢材质,为的就是能创作出“字体小如芥籽、笔画细若秋毫”的微雕作品。玉石、竹片、木器、漆器、瓷器、象牙制品……各种载体赵正生都尝试过,每件作品都承载着他的心血和努力。
文章插图
赵正生的微雕作品
金石竹木,粗细皆成妙境。玉瓷牙角,方寸可为乾坤。赵正生刻坏的作品不计其数,他都用一些边角料进行反复练习,以实现作品的传神和精细程度,他对微雕保持着初心,也心存敬畏,他一直把微雕当成一个事业来做。
在赵正生看来,微雕手艺是一种传承,从老一辈的艺术家手中接过来,就得往下继续传承。在吸收了传统的技艺手法之后,赵正生也想要创新手法。“只有创新之后,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 我的虎年春联|圆满收官!《豫见年味儿我的虎年春联》获奖作品名单公布
- 雍忠卓玛|藏族女画家单手作画:唐卡改变了我的人生
- 中国电影|专家点赞电影《你是我的一束光》:有情有力,温暖人心,致敬英雄
- 我和我的祖国|国际著名钢琴家孔祥东来景,感受畲乡山水、人文情怀
- 中国电影|电影《你是我的一束光》:以别样方式致敬脱贫攻坚英雄
- 我的故乡|河北阜平马兰小乐队将在保定新莲池书院放歌
- 中国画|我的双奥故事
- 中华民族|《青春中国节》更名《我的节日我的歌》,唱响我们的“节日记忆”
- 发苦|这道吮指蒜香土豆鸡翅一上桌,我的筷子就没停过
- 红丝绒液|这道巧克力脆皮汤圆一上桌,我的筷子就没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