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
除夕之夜供桌前,慎终追远敬祖先。
香烟缭绕献祭品,后辈子嗣跪拜年。
文章插图
春节祭祖,是最隆重、最有仪式感的活动。
记得我小的时候,到了大年三十,过年的气氛已经十分浓烈了,胡同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厨房里阵阵飘出年菜的香味,孩子们前蹿后跳地欢闹……
傍晚时,家中的长辈开始布置晚上祭祖的供桌。他们抬出一个长约一米五、宽约三十厘米的木匣子,先从匣子里取出太祖的两幅画像,奶奶说这叫“影”,是对祖先遗像的尊称。这两幅像都装裱成轴,悬挂在正北的墙壁上。画上是老太爷和老太奶奶,老太爷身着官服,老太奶奶身着官眷女服,十分雍容华贵。画像下面是摆好的长条案,把木匣中依次取出的木质牌位按辈分高低,从中间向两边排列摆放。这些木质的牌位,每块高约二十厘米,宽约六厘米,分内外两层,插在一起。上面用端正的小楷写着“显考某某之位”“显妣某某之位”。下面有一个木插座,长方形,有四厘米高,插好之后,看上去就像墓地上立的石碑一样。
在条案前摆上一个八仙桌,铺上桌布,最靠前的位置放一个铜质的香炉,里面盛有灰白色的香灰,祭拜完了把香插在里面,让它继续燃烧。香炉左右是锡制的蜡台,上面插着鲜红的蜡烛。用高脚的盘子盛上各种干鲜果品,左右成对,依次摆放。这时母亲会把刚出锅的大馒头,在正中心点上一个红圆点儿,叠摞起来,也是高高的,左右各放一盘。在供桌前的地上,放一个蒲团,是为祭祀时跪拜用的。一切准备停当,就等晚上团圆饭前,全家聚齐,举行祭祖仪式。
到了晚上,先把刚做熟的鸡鸭鱼肉和刚出锅的饺子摆上供桌,这时供桌已是满满当当没有空隙了,用这满桌的丰盛来表达对祖先的孝敬之心。此时,全家人都到齐了,站在供桌的两侧,点亮红蜡烛,把打开包的成品香也都点着,每人三支。屋子里瞬间烟雾缭绕,香味扑鼻,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我们这些孙子辈的孩子大气儿不敢出,看着长辈,一位一位地轮流上香跪拜。他们趴在蒲团上,深深地埋下头,再抬起头,双手合十,看一眼牌位,如此反复三次,方才站起,把手中的香插到香炉里,然后恭敬侍立旁边。以辈分和年龄为序,长者先幼者后,依次对祖先行大礼。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大人的指教下,也跪叩不止,直到大人拉起来,才松口气。
听说早年间祭祖要三跪九叩,就是叩三个头,站起身来,再跪下去,叩三个头,如此反复三次,这才是隆重的祭祖礼节。后来简化了,到我小时候已经是一跪三叩了。全家人都祭拜后,父亲会对着影像牌位说些给祖宗拜年了、求祖宗保佑后人安康等吉祥话。仪式举行完了,供桌上摆放的祭品中刚做的鸡鸭鱼肉就端到年夜饭桌上,全家人和祖宗共同享用,其他干鲜果品,要一直摆到初五。“影”和牌位用完后收回木匣子里,待来年再请出。
这种祭祖仪式,无言地教导了我们这些孩子,在我们心里种下了孝先启后的种子。
孔子说“礼养德”,看似烦琐的祭祖仪式是中国礼仪的典型代表,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使我们懂得感恩追始、饮水思源。而恪守伦理,也成为我们一生的做人准则。
除夕团圆饭
阖家团圆在除夕,鸡鸭鱼肉摆上席。
饺子出锅腾热气,火树银花冲天起。
文章插图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难忘的就是过年。从腊月初八到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个时段都有相应的庆贺活动,除去各种各样的祭祀、祈福仪式之外,大多以吃、喝、玩、乐为活动主题。而除夕的年夜饭,可以说是春节的重头戏。
这顿年夜饭被称为“团圆饭”。老北京过去多是大家庭,祖孙三代在一起生活,甚至还有四世同堂,像老舍小说《四世同堂》所描写的一样,一个大家族,十几口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同吃同住,长幼尊卑的礼数也多。
一到年三十,家族成员都要赶回来,阖家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除夕团圆饭,代表过了一个圆满的年。如果有个别成员在外,确实赶不回来,也要在饭桌上给留个座位,摆上碗筷,当作此人在场。
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的,每道菜都有寓意,例如,餐桌上必有一条红烧鲤鱼,因为“鱼”和“余”谐音,预示着“年年有余”;四喜丸子是在一个盆里盛着四个大大的红烧猪肉丸子,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大喜事;一大碗红烧五花肉,肥瘦相间,色美味香,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用砂锅清炖一只整鸡,热气腾腾端上桌,“鸡”与“吉”同音,象征“吉庆”之意;烧羊肉是把大块的羊肉用小火炖熟,捞出来风干去掉水汽,再用香油下锅炸焦,装盘撒上椒盐,真是太好吃了!为什么要用羊肉呢?因“羊”古与“祥”通用,有吉祥的意思。
- 沸油|老棉油油罐子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
- 盐水|4种肉、菜直接用水洗当心越洗越脏!厨房老手都做错了
- 石器时代|首次确认!金沙江岩画是东亚最古老旧石器时代彩绘岩画
- 茶香|为何有些茶,喝起来没有闻起来香?老茶师的“储茶方法”值得效仿
- 舌尖上的中国|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端这三种碗
- 古庙|俗语“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何意?老祖宗解人性
- 刘老爹|虾仁炒黄瓜
- 讲解员|山东农村有九样老物件,认识三件就不简单,认识七件可去当讲解员
- 沈老|南京图书馆,有位98岁“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