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阅读,自古以来便是人们理解当下、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书籍是千万人抵抗纷繁复杂世界时随身携带的心灵避难所。
新春将至,文汇读书专刊约请全国文化界诸位名家将各自手头打算阅读或已经在读的好书推荐给读者们。春风浩浩,让我们一起且听风吟,且闻书香。
文章插图
谢 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现代创作文库》:“一日三摩挲”>>
文章插图
我的书放在各个地方,昌平这边,北大这边,我把我的书房叫做“乱书房”——书太乱了,到处都是。但我的书又是很清楚的,哪本书放在哪个角落里,我都知道。
有一套书我是永远不会忘的,我和这套书的缘份非常之深。
这套书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40年代早期,由上海万象书屋出版,徐沉泗、 叶忘忧两位编者不太出名,书的名字叫《现代创作文库》,选了20位现代作家,每本大概20万字左右,繁体,竖排。
这套书是我的童年到少年时代的启蒙读物。因为我从小就热爱五四新文学,我最早接触的五四新文学就是这20本书。记得有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张天翼、冰心、王鲁彦、叶绍钧、朱自清、王统照、徐志摩、丁玲、庐隐、张资平、田汉、郁达夫等现代作家。鲁迅那本选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在酒楼上》等,都没漏掉,甚至《铸剑》都选到了。田汉那本收了他的几个非常厉害的独幕剧,如《获虎之夜》,那时他的《关汉卿》等作品都还没写出来。郁达夫选了《沉沦》,丁玲选了《莎菲女士日记》 ,张资平选了《梅岭之春》……在每本不到20万字的篇幅里,把五四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都选出来,我觉得两位编者很了不起,很有眼光。
这套书我从少年时期就爱不释手,不断地搜集到19本,这很不容易,因为我当时是小学生、中学生嘛,身上也没多少钱。唯独缺了一本,应该是沈从文的书。我一直带着遗憾到了北京,然后在东安市场居然发现了那本沈从文的书。我当时特别高兴,终于把这20本书凑齐了。这套书跟我度过了战乱岁月,度过了青春岁月,度过了空前浩劫的岁月,外界的风波都没有伤害到它们,很神奇。现在,它们就在我北大的家里头,我一直很好地保管着,因年代久远,纸张发黄,我自己用硬纸给每一本书都做了封套,重新题上书名。
这套书和我的缘份真是太深了。我热爱五四新文学,得到新文学的启蒙,了解到许多杰出作家的代表作,是从这套书开始的。后来我到北大中文系读书,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情有独钟。我从十几岁时就读这套书,现在我已经90岁了,将近80年的阅读和伴随。这些作家的代表作,我都牢记于心。翻阅这套书的感觉非常愉快,就好像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一样,古人说,“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现在打开这套书,我还会忍不住读几篇,读完这一本,再看另一本……如对旧人!这感觉非常好。所以新年中,我想找机会回到北大 “乱书房”,把这套书请出来,重新再温习一遍新文学对我的熏陶。
在新春到来之际,我愿意把这套书推荐给大家,和大家共享。这套书在孔夫子网上没有了,旧书摊上也难见。也许在哪个图书馆的哪个角落里头会有这套书,有心人可去寻访。它的封面是墨绿色的,印有花岗岩一样的花纹。
文章插图
刘心武(2022年进入“八〇后”,文学写作的马拉松长跑者)
爱一朵葫芦花>>
文章插图
春节我要再读孙犁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他在记叙性文本中,融汇进散文笔触,溢出盎然的诗意。如书中的一段文字:“芒种去打水饮牲口,春儿在堤埝上低着头纺线,纺车轮子在她怀里转成一朵花。半夜了,天空滴着露水。在田野里,它滴在拔节生长的高粱棵上,在土墙周围,它滴在发红裂缝的枣儿上,在宽大的场院里,滴在年轻力壮的芒种身上和躺在他身边的大青石碌碡上。这时候,春儿躺在自己家里炕头上,睡的很香甜,并不知道在这样夜深,会有人想念她……养在窗外葫芦架上的一只嫩绿的蝈蝈儿,吸饱了露水,叫的正高兴;葫芦沉重的下垂,遍体生着像婴儿嫩皮上的茸毛,露水穿过茸毛滴落。架上面,一朵宽大的白花,挺着长长的箭,向着天空开放了。蝈蝈儿叫着,慢慢爬到那里去。”
- 美术家协会|展览推介丨看名家真迹,请到郑州美术馆(二)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艺委会|展览推介丨看名家真迹,请到郑州美术馆(一)
- 名家|来郑州美术馆看国家级大展
- 章 华:用现代雕塑凝固冰雪运动的精彩|对话名家 | 童年记忆
- 名家|“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展出名家力作130余件
- 李青松:生态文学的立场|名家说 | 新时代
- 春联|上栗县桐木镇送春联迎新春
- 梅兰芳|又闻《梨花颂》,再现“翠盘舞”,史依弘、李军领衔《大唐贵妃》揭幕“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
- 美女与野兽|28部45场精彩剧目吹响新春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