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留忆|青未了 | 大伯

文 | 王胜波
春联,是春节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一道独特风景,它如凌寒傲放的红梅,在新春佳节如约绽放,成为中国年文化的美丽符号。春联是春节的标志,是文化艺术与人的思想情怀相融合的传统文化瑰宝。
春联留忆|青未了 | 大伯
文章插图
每临春节,我就会忆起往年家乡的春联,亲切、温馨、留恋的情感便会由心底涌出。
春节家家要在大门上贴春联。我少时家乡很少有卖成品对联的,每当春节前,人们买来称为“对子纸”的大红纸,裁剪好,找村中的“文化人”给写春联。这时节虽然忙了写对联人,但他们为别人高看自己的书法而高兴,对上门求写春联的人也就来者不拒。
有几年临近年关,村领导为方便群众,组织村中几位毛笔字写的好的人,为各户写对联,大队给他们记工分。村里置办了毛笔、墨汁,腾出放了年假的学校教室,拼起课桌做写字台,生起炉子满屋融融暖意,拉开了写对联的阵势,每天手持大红对子纸来写对联的人络绎不绝。
对子纸摊开在桌面上,写春联人在墨汁中蘸得笔饱,便在对子纸上潇洒自如地挥毫泼墨。他们笔走龙蛇,各显其能。有人写得龙飞凤舞,有人写得苍劲有力,有人写得飘逸俊朗,有人写得工整隽秀,不断引起旁观人们的啧啧称赞。每人一会便写出一幅,主人卷起春联拿着满意地回家。
多数人家于年三十上午贴春联,有些性急的人在二十九日下午就贴上了。家家用面粉熬好浆糊,大人在孩子帮助下,把春联端端正正贴上大门,同时在院墙、猪圈、粮囤、水缸、衣柜上贴上窄小的竖联。
红彤彤的春联辉映着家家户户,为庄户人家增添了喜庆气氛,整个村庄浸润在火红的春联海洋中。贴好的春联,和孩子们零星放鞭炮而此起彼伏的响声,及家家煮肉烹鸡炸果子而弥漫出的香味,融合在一起,便氤氲出浓厚的年味,预示着又一个新春款步走来。
大年初一一大早,喜气洋洋的人们穿着新衣,走东家进西家拜年,每一家率先迎人的是醒目显眼的春联。那鲜红鲜红的纸闪耀着喜庆的色彩,承载着讲究的格式,精妙的构思,美观的书写,真情的祝福,观之读之,令人赏心悦目。
春联寓意广泛,精彩纷呈。当年春联最常见的词语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泰民安”、“家业兴旺”、“财源广进”,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
一幅幅对联透露着主人的心情,淳朴的乡亲们把已往的收获喜悦浓缩在春联里,又把对来年的愿景寄托在春联中。
春联最多见的是祝福家庭平安吉祥、家业兴旺发达,如:“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家业事事顺,财源滚滚来”,世俗的吉利话儿,语言直朴,一语道明,充分显示出农民群体的特点。
春联另一重要内容是烘托春节欢乐气氛,赞扬、庆祝新春佳节,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年”、“龙腾虎跃庆佳节, 莺歌燕舞迎新春”、“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春风迎佳节,瑞雪兆丰年”,充分表达了群众喜迎佳节的欢快心情。
有的春联歌颂祖国,赞美江山,如“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国泰民安”、“华夏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地不春风”、“江山千古秀,祖国万年春”,透示出人民对祖国的诚挚热爱。
有的对联体现家庭的文化向往,如“耕读世家,书香门第”、“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殷切期望家庭辈出读书人。
有的对联表达主人要秉持的道德情操和治家理念,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养浩然正气,法古今完人”、“德从实处积,福向俭中求”、“勤俭持家富,谦恭受益多”。
有许多春联句中嵌入数字,对仗工整,令人称赞,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三阳开泰,五福并臻”、“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有一副春联写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合情合理。
有的春联人们把富有精气神的动物或者一些嘉木佳卉写入联中,我很喜欢此类春联,如“龙腾虎跃,莺歌燕舞”、“龙飞凤舞升平地,燕语莺歌锦绣春”。在牛、虎交替之年,有幅春联是“金牛奋蹄开锦绣,乳虎添翼会风云”,很有气势。
有副春联是“梅花开五福,竹叶报三多”,利用梅花与竹叶的形状道出吉祥祝福。红色梅花开作五瓣,故取“五”,象征着“寿”、“福”、“康宁”、“攸好德”、“考终命”的“五福”;绿色竹叶多为三片,故取“三”,象征着“多福”、“多寿”、“多子”,反映了人们期盼“五福”、“三多”的愿望。还有幅春联道:“虎行雪地梅花五,鹤立霜田竹叶三”,联中嵌入动物、植物各两种,意为梅花的形状就像老虎在雪地行走留下的足迹,竹叶的形状恰似仙鹤站立霜田留下的爪印,暗寓梅开“五福”、竹兆“三多”之意,与“梅花开五福,竹叶报三多”一联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