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龄|青未了|老屋


屋龄|青未了|老屋
文章插图
屋龄|青未了|老屋
文章插图
屋龄|青未了|老屋
文章插图
在鲁东南山海之间,群山壁立、沟壑纵横,其中有一座山被当地人称之为横山,是南北水系的分界岭。据说,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所记载。而在横山向北有一山脉叫灵姑山,山势俊朗,山松青翠,山泉之水蜿蜒向北,在山下积水成河,可谓山清水秀,是个人间居住的好地方。
明朝洪武年间,俺的老祖宗自江苏省东海县启程,一路向北,途径五莲县城南大青山东麓,便看中了小凤堂村这块风水宝地,则临水而居,在此地繁衍生息,据家谱记载,在定居之后的600余年间,自此迁徙到全国的“厉”姓后人就有几十万之多。而我的上八辈祖宗,也是从这里迁到现在居住的村子,成为本村的大姓户族。
说起俺家居住地这老屋,位置非常优越,坐落在村子的最东头,出门向东,是一片几百亩地的自留园(因为靠着河,容易取水,就分给每家每户一小块地用来种菜),而小河在东边,紧挨着这片菜地,在小河的两边长着一棵棵又粗又高的大杨树,站在我家里的院落里,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又加上去菜园的人来过往,所以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这老屋不但位置好,而且房屋的年龄也很老,在这个村子里,只有年过耄耋的老人才知道她的屋龄,据说有一百多年了吧。至于老屋的样模,只要年长的农村人都能想象出三间老屋的样子,老屋很矮,腰平以下是石头砌成,而腰平以上是土坯垒起,墙体很厚,半米有余,木制窗棂,老式黑色木门,屋顶初为麦草缮成,后经翻修为半瓦半草房,现为全红瓦房。老屋因为低矮窄小,所以屋里光线暗淡,但是冬暖夏凉,这在百年之前,就极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可谓自然环保。
老屋的屋龄也决定了她的沧桑,据说,老屋曾经作过俺村最早的学屋(即学校),村里有文化的老人还在这屋里念过书,据说曾经出过秀才。见证之一就是,老屋的东西山墙上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黑色书窗,的确颇有些古风古俗。再有,我未曾见过面的爷爷和奶奶也都在老屋生活过,及至去世。后,我的父亲母亲也在这老屋里走完最后的人生。再后,我们兄弟都在她的怀抱里出生、成长。就连我们的孩子又曾经在这里嘻嘻玩耍。屈指数来,一晃就百十年那。最近有些媒体说,中国房子的寿命只有30年云云,倘若果真如此,那与我们家的老屋相比,是也的确有点年轻。大致是祖孙级的差别吧。
老屋的长寿也决定了它要历经沧桑,俺家除了出了几个读书的先生,都极普通的。所以,这老屋也跟着主人一直很普通,屋龄虽然较长,但还是无人问津。这不,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虽然比起历史的长河的确很短,但还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老屋日复一日的平凡,却有她寓于伟大的一面,那就是老屋的超负荷运载,先说三间老屋中间那10平方米的客厅、餐厅加厨房,进门口就安了两口八人锅(锅的大小是按照吃饭的人数来衡量的),再向里,靠北墙砌着放碗筷等生活用品的碗筐,另外,还有九口人要在这屋里吃饭喝水,哎哟,满满当当的,每当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哪能挨得下,就只有端着碗,爬在锅台上的,坐在炕沿上的,反正也没有咸菜吃。若轮到晚上要睡觉,两边两盘土炕上睡不开,还要到邻居家找顽童们借宿。如果碰到家里砌墙盖屋说媳妇,都得到南邻本家二哥家借屋。这老屋的功能可谓是物尽其用了。
的确,这样的人口的密度。虽然比不了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也能赶个省会城市济南太原吧。
老屋这时很热闹,闹闹吵吵的不寂寞。
老屋虽然很窄小,两室一厅四十多个平方,但是院子可不小,有100多个平方,院子里长满了高大而麻皮的槐树、婆娑而带刺的枣树、枝桠低矮的柿树和叶片宽大的梧桐树等,每到春季开花的时候,院内落英缤纷,芳香沁人心脾。特别是四月里槐花开的时候,花期很长,若是遇到牛毛细雨时节,青青叶幕里串串槐花的清香,弥漫着老屋和院子里的每个角落,真堪称槐花雨了,又润又香,伴梦入眠,沁人心脾,享受至极。
春夏之交,也是老屋一年中是最热闹的时候,大人、孩子、雏鸡、老狗、大鹅、小鸭,空间有点挤。俗语说人勤春来早,气温一回暖,各家的自留园里就开始种菜了,有来借筲(读shao,挑水用的水桶)的,还有来借镢和勾担(用来提水挑水的用具)的,等等等等。而且邻居们早晨都起来的很早,来浇菜园的四点多钟就来了,真是人声鼎沸,热热闹闹。再就是老屋离学校很近,学生来喝水的,来玩耍的,就更挤了,有的学书生跑到炕上,有的学生爬到低矮的墙头上,有的爬到柿树桠上,人们常说,山羊猴子皮学生,那真是一点也不假。这时候的老屋人气真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