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翁|青未了|“竹里、花间”的人生韵味

艺人费玉清正在婉婉唱道:“明天也许有雨有风,我们眼里还有彩虹;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何不笑看明月清风?”
秋翁|青未了|“竹里、花间”的人生韵味
文章插图
孙秉伟
我家客厅里悬挂着岛城已故著名书法家高小岩先生的一幅遗作。是用其辨识度极高的“小岩书法”撰写的对联“竹里静消无事福,花间补读未完书”。这是书法家在耄耋之年的作品,尤显珍贵。先生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生命不息,书写不止,一直写到生命之烛熄灭。可谓“斯人已乘黄鹤去,留得墨宝在人间”。
秋翁|青未了|“竹里、花间”的人生韵味】静静地坐在客厅里,我经常举目欣赏这幅作品,用目光和手指在空中“临摹”那遒劲的一笔一划,韵味无穷,自得其乐。据悉,这幅对联内容最早见于民国时期海军上将陈季良将军福州家中的会客厅,在高悬“退思处”门额下的两旁,篆刻此联。其后,历代书法家撰写此联者众。
也许是此联所蕴含的人生韵味令人称道;也许是“竹里花间”所营造的赋闲氛围让人心醉。每每端详,我的遐思宛如插上翅膀升腾起来。我似乎看见一位安详的主人,在郁郁葱葱的竹林和那馥馥袭人的花丛间,置石桌石凳,摆细肴果蔬,沏好茶一壶,斟琼浆一盅,茶香酒香花香沁人心脾,鸟语蝉鸣蛙声醉在心头。主人或浅斟细酌或静气凝神或心领神会或低叹轻吟……在静静地消受着“无事福”,在细细地补读着“未完书”。大有《今古奇观》里“灌园叟晚逢仙女”里的花匠秋翁那般安闲自得。
秋翁|青未了|“竹里、花间”的人生韵味
文章插图
何为“无事福”?假若能粗略地列一清单,大体应当是:无衣食之忧,无疾病缠身,无内外债务,知足无欲求,职场无压力,家中无纷争,情感无烦事,昼可安生度日,夜无敲门之虞,高堂安康,小儿无恙,儿女孝顺,和谐满堂……这是多么令人羡慕、让人向往的“其乐融融无事福”!如此完美的人生状态,当今世人能完全“达标”并保持长久者,恐怕寥若晨星。能寻得到这真正、彻底、全面、永久的“无事福”肯定不是易事。谁人敢断言自己就永远无事,能在自家门上高挂“无事牌”呢?芸芸众生,熙熙攘攘,为了生存和进取,谁人能轻易停下匆匆的脚步,胜似闲庭信步,像是“没有事”?谁人敢拍着胸膛,称自己身体安康永远“没有事”?敢问“天上宫阙”里能有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月娘子还正在饱受落寂之苦呢。就是堂堂玉帝老儿,也正被大圣搅得“周天寒彻”而不停地默念“心上高悬一把刀”呢。
秋翁|青未了|“竹里、花间”的人生韵味
文章插图
如此说来,岂不让人沮丧?笔者却在此处大喊,不!这“无事福”应当说人人皆可得到。至少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可以得到。因为这里说的“无事”,不仅仅着眼于物质方面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无事”应当是一种知足淡定的心境,一种大度脱俗的心态,一种豪迈高远的胸襟,一种游刃有度的成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教人不庸人自扰,不损人利己,不杞人忧天,不欲壑难填。这样来处世待人理事,你就轻松得多了,不必为不尽人意而惆怅失落,也不枉与别人比高低生闲气,你就可以加入“竹里花间族”,去品读人生韵味了。即便遇上了事情,甚至是大事情,如饥寒交迫、病入膏肓、债台高筑、家庭失和……等等,遇到这般光景,你当然不可能无事了,此时就是装作无事也是一脸苦涩。但生活的辩证法是“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哭,你对它笑它就笑”。此时你大可不必悲怆忿愤不已,凄凄戚戚惶惶。须知山穷水尽之日,往往又是柳暗花明之时。遇事不慌,沉着应对,“这算什么事?”“这还叫事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事也就变成了无事了。武汉归元寺有一联说得好:“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正寓此理矣!一位睿智老人不是很幽默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天塌不下来,就是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可见其举重若轻,大悟大彻。
愿君早成“竹里花间族”。当你“竹里静消无事福,花间补读未完书”时,没准,你还能听到艺人费玉清正在婉婉唱道:“明天也许有雨有风,我们眼里还有彩虹;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何不笑看明月清风?”
秋翁|青未了|“竹里、花间”的人生韵味
文章插图
此文先后刊登于《青岛日报》副刊、《青岛财经日报》副刊
作者 孙秉伟 中共党员 大本学历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 青岛琴岛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