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讲好中国故事与时代同频( 二 )


在西藏山南市东辉中学支教的武汉教师胡艳红(中)和西藏孩子们在一起。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月初,我和摄影采访人员彭年跟随武汉西藏中学师生,从武汉乘火车出发一路来到西藏,采访了一次特殊的“高原家访”。
从拉萨到林芝、山南,每到一处,武汉西藏中学老师都会走进西藏学生家中,与孩子、家长交流攀谈。跟随“高原家访”脚步,我们也从一个个动人的家庭故事中看到西藏70年巨大变化。在拉萨,女生尼玛拉宗74岁的奶奶卓嘎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一块糌粑家里5口人分,老妈妈每天都在发愁今天吃完了明天吃什么; 在林芝巴宜区唐地村,66岁的普布次仁站在自家藏式小院里说着这些年的变化,我们看到他每一件外套上都别着一枚党员徽章;在山南琼结县久河村,16岁的次仁顿珠在爷爷的指导下,跳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久河卓舞”……在街头的甜茶馆、在夜晚的布达拉宫广场、在拉林铁路上的“复兴号”,我们都真真切切看到西藏人民的幸福就写在脸上、写在笑容之中。
12天的采访时间里,我们每天都在高原之上奔波,面对着高原反应和高强度的采访挑战,微信运动步数每天都在2万步以上。我们推出的十余篇稿件多次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一场“高原家访”见证西藏70年巨变》被西藏商报全文转载刊登。站在布达拉宫遥望,拉萨南山山顶上四个红色大字“祖国万岁”格外醒目,布达拉宫广场上,“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静静矗立。作为采访人员,我们很庆幸能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站在这片祖国最高的土地上,记录、传播西藏人民的故事和心声。
雨夜兼程现场直击,武汉力量驰援暴雨中的郑州
聂海胜|讲好中国故事与时代同频
文章插图
武汉地铁支援郑州地铁,抽排隧道积水。
617.1毫米,三天降下以往一年的雨量。2021年7月17日至20日,一场千年难遇的大暴雨,让郑州全城告急。当地灾情到了什么程度?群众是否吃得饱?住得好?水电供应是否正常?一时间,郑州成为全国焦点,也成了媒体人的主战场。
21日,武汉消防、蓝天救援队、长江救援队等均派出救援队伍紧急驰援,长江日报采访人员雨夜兼程赶到郑州展开救援报道。一路上,悬挂着各种标语、来自全国的冲锋舟和救援车辆,从四面八方赶往暴风雨中的郑州。车上,我们手脑不歇,一边和后方统筹组保持联系,一边播报沿途灾情。
抵达郑州入城口,眼看大半个城市泡在水中,我们心急如焚,三人一路小跑下高速,齐腰深的洪水阻挡了去路。怎么办?“蹚水也要进去!”这一天,我们分头出发,见人就采,路不熟就问,在这个陌生城市,一直忙到下午3时多才啃了几包饼干,喝了几口水。
发回的报道中,《武汉救援队带着直升机“龙吸水”千里驰援》《两名小伙子大水中游了6个小时,幸运的是被武汉消防救起》《暴雨中郑州一小超市不涨价 还赊账,老板一宿没合眼还担心:这点贡献不够》等短视频和图文报道,见证了“鄂豫一家亲”和两个兄弟城市情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在街头采访一支支印有“武汉”字样的供电和通讯抢修队伍,追踪长江救援队水中救人,拍摄武汉爱心企业家在当地埋锅造饭,救济当地灾民。当地一个小区恢复供电后,居民夹道欢送。为了帮当地恢复交通,7000多辆“鄂A拖车”活跃在当地大街小巷,带队司机盛明哲回汉后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神舟十二号着陆瞬间,我们把镜头对准聂海胜家人
“直播录上了吗?”“快,就要着陆了!”“直播里有没有细节?”2021年9月17日中午,饭还没来得及吃,我和视频编辑向晓璇一边观看前方采访人员的直播,一边相互提醒,怕漏掉关键细节。
一条爆款视频的产生,是前后方的高效联动。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着陆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指令长的湖北老乡聂海胜更让湖北人民牵挂。17日一大早,采访人员陈奇雄、范芃从武汉出发赶往湖北枣阳,从进入枣阳境内便开始发回前方报道。
当前方采访人员的镜头给到聂海胜家人观看返回舱落地直播的现场,我们在镜头里发现了聂海胜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其中一位姐姐已头发花白。就在宣布返回舱成功落地的瞬间,采访人员抓拍到这位姐姐擦拭眼角泪水的动作。
“快!这个细节迅速剪辑视频。”此时,工作群里值班主任翟兰兰发来消息。闻令而动,向晓璇迅速剪辑,我立马查资料核实姐姐身份整理文字信息,在2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视频的制作、审核和发布,该条视频也在长江日报抖音号上获得了721.4万的播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