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开幕 117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共同谱写“生命之光”

1月21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具体实施,中国美术馆为支持单位,以“生命之光”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应2022北京冬奥组委会文化活动部之邀加入“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展览的精彩序幕一拉开,立即把为北京冬奥会预热的文化艺术氛围推向高潮。
双年展|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开幕 117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共同谱写“生命之光”
文章插图
疫情背景下投稿国家达124个 创历届之最
据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介绍,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本届北京双年展的征稿应该是有史以来困难最多的一次。国际上严峻的防疫形势自不待言,目前仍有许多国家疫情还没有得到基本的控制,导致艺术家们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更何谈安心创作。国内也由于疫情带来多方面变化,展览的例行报批比往届更复杂和漫长。
双年展|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开幕 117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共同谱写“生命之光”
文章插图
但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却相当饱满昂扬,令人十分感动:有的国家驻华使馆看到征稿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主动联系,约请面谈投稿参展事宜;有的国家驻华使馆因为看到征稿消息较晚,所以主动来电请求宽限截稿日期,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发动投稿;有的国外艺术家自己和家人不幸染上新冠,但是痊愈后第一时间开始创作,依旧坚持投稿。
最终,本届双年展在新冠疫情世界范围内肆虐的不利条件下,投稿国家竟达124个,创历届之最,实属不易。这证明展览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艺术家们的广泛尊重、认可与赞誉。
双年展|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开幕 117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共同谱写“生命之光”
文章插图
填补疫情期间大型线下国际展览空白
自2003年创办以来,北京双年展作为“国际性最强的双年展”:联络国家达150个,投稿参与国家达130个,各国参展艺术家近5000人。
本届北京双年展参展国家和地区117个,参展艺术家共573人,参展作品共计707件,外国(含特展)作品487件,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作品220件,少量因为疫情等原因不能运到的国际作品,通过美术馆的电子画屏展示,即便如此,仍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线下国际展览。
据介绍,申请双年展特展的数量也是不输往届。国际上的艺术家们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依然心系展览,用宝贵的时间、精力或者说生命去创作,这些都证明了展览经过近20年的深耕,已经深深扎根在各国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组织者的心里,各国艺术家用锲而不舍的创作行为,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之光”。
双年展|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开幕 117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共同谱写“生命之光”
文章插图
展览作品体现奥运精神与抗疫精神的高度契合
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展览主题“生命之光”(The Light of Life),涵盖奥运精神及抗疫精神,两种精神高度契合,集中体现了人类生命的价值、尊严、能量和光辉。
从北京双年展与北京冬奥会互相匹配的角度来看,这里的生命之光既指体育运动之光,又指视觉艺术之光。运动是生命的强光,艺术是生命的亮色,奥运的圣火放射着生命的强烈光焰,艺术的灵感焕发着生命的亮丽光彩。2008年与北京奥运会匹配的第三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是“色彩与奥林匹克”,本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生命之光”延续了“色彩与奥林匹克”的艺术多元化取向,聚焦抗疫精神与奥运精神,让人类生命的价值备受关注,让人类生命的光彩更加辉煌。
双年展|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开幕 117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共同谱写“生命之光”
文章插图
参展作品既紧扣统一的主题,又不拘泥于具体的题材,既有造型逼真的写实刻画,又有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想象。例如,法国女艺术家安德里亚(Andrea)的布面丙烯画《走向光明》(Towards the Light),把抗疫图像与奥运图像联系起来,表现人类经历了新冠疫情流行的黑暗时期,逐渐走向生命光明美好的未来。而中国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王学贤、李宏钧和张湸等各自担纲的三件大型主题创作,分别是以“体育强国”为主题的油画《体育强国 梦想激荡》,以“冬奥”为主题的中国画《生命之光》和《一起向未来——2022北京冬奥会欢迎您》。尤其是李宏钧的主题创作《生命之光》,以巨幅壁画般恢宏的超时空构图和工笔重彩的精致描绘,表现了各个冰雪赛场和各项冰雪运动的生动景象,画面中央2022北京冬奥会的标识光芒四射,两侧世界各国运动员和人民群众的队列,则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团结友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