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秀不是专属于年轻人的活动,77岁的刘维秀老人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汉服奶奶”。她享受着汉服带来的快乐,也受到年轻“同袍”们的喜爱,她还参加央视节目讲述自己与汉服的故事。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刘维秀退休前曾是一名京剧演员,她将京剧元素带入汉服展示,尽显古典风韵。喜爱国粹的年轻汉服爱好者们向她学习,她也不断尝试年轻人喜欢的新事物,跟着他们学会了刷抖音、手机打车……刘维秀说,和年轻人交流很快乐,能把京剧元素带入汉服秀,让年轻人喜欢,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一些事也很有意义。
走秀压轴登场神似贾母
央视节目中介绍汉服
头发灰白却神采奕奕,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古典“老太君”的风韵,这是很多人对刘维秀的第一印象。在以年轻人为绝对主力的汉服圈里,她可以说是一个特例,但又显得毫无违和感。
汉服爱好者丝丝第一次见到这位“汉服奶奶”是在2020年10月江苏常州的一场大型汉服秀上。在那场活动中,刘维秀老人上身穿一件红色方领织金上袄,下身着蓝色织金马面裙,在一众年轻模特之后压轴登场,立刻成为舞台上的焦点。
文章插图
刘维秀在舞台上的表演十分惊艳
“当时她的服饰精致、仪态端庄,让人觉得她就是从《红楼梦》书本中走出的贾母。”丝丝说,自己以前接触的汉服爱好者年龄最大的也不过30多岁,那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么高龄的“同袍”,“觉得很新鲜,也觉得很感动”。她还发现,在走秀和谢幕时,不少年轻观众高呼“奶奶”,看来在这种活动前就已经认识她了。
这两年,刘维秀参加了很多场汉服走秀,此外还“出圈”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第17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引起轰动,粉丝越来越多。
“这件是明制汉服,属于立领开身短袄。这件平常大家说的‘裙子’,在汉服里叫马面,它的织锦也特别讲究,图案是对襟龙……”去年,她受邀参加央视综艺频道《越战越勇》栏目的录制,在节目中向主持人和嘉宾讲述自己与汉服的故事。
近日,刘维秀化身“贾母”,携“宝玉”“黛玉”亮相山东卫视《一起上春晚》舞台,通过锦绣华服再现红楼一梦,亦展现了中华传统汉服的端庄繁华。
文章插图
刘维秀参加山东春晚
因“客串”与汉服结缘
曾是专业京剧演员
刘维秀老人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其实自己接触汉服的时间并不长。2020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年轻人在拍摄汉服视频时需要一个老太太的形象,便问她是否愿意客串。“我当时脑子里头没有任何其他想法,就是‘玩’”,刘维秀说,自己当时已经退休20多年了,在家里待着也没其他事,就欣然接受了邀请,从此结下了与汉服的缘分。
在拍摄过程中,她几十年的京剧功底呈现出来。或雍容端庄,或器宇轩昂,或和蔼慈爱……每一个身姿和动作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尽显古典风韵。
文章插图
刘维秀身穿汉服尽显古典风韵
刘维秀曾是一名京剧演员,13岁便开始学习京剧。她曾于寒冬凌晨五点在雪地上坚持早训,也曾在晚上10点剧团演出结束后自己上台偷偷苦练。“我属于外行子弟,不这样练功就赶不上别人,所以就得偷着练,一般要到晚上11点多才回去睡觉。”她说。
【 新闻记者|汉服圈里来了位“汉服奶奶”,网友惊叹:贾母从书本里走出来了】刘维秀19岁时进入中国戏曲学校进修,后进入辽宁省鞍山京剧团工作。1973年,她随丈夫来到长沙,进入湖南省京剧团。
退休后,她将戏服藏进衣柜里,那时根本没有想到在京剧中的所学能在其他地方派上用武之地。
初次接触后,刘维秀就爱上了汉服。她觉得,京剧戏服只能在舞台上穿,而汉服不但可以在走秀时穿着,平时也可以穿出去游玩、拍照。每当她穿着汉服上街、去公园时,总能吸引不少欣赏的目光,有人拍下发在网上,“汉服奶奶”这个亲切的称呼逐渐传开。
将京剧元素带入汉服展示
教给年轻“同袍”
每当拿到一件汉服,刘维秀都会根据其特点自己设计动作,在此过程中,她总是尝试加入京剧元素,以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虽然扮演的是老太太的角色,但刘维秀为一些汉服在表演中加入了京剧中的“圆场步”。“这种步法会显得人物较为灵活,体现出女性脚步的特点。有时还会加入其他的动作,比如用团扇扑蝴蝶等,根据需要的角色效果自己去想,怎么好看就怎么设计。”她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 新闻记者|安徽省首家文化遗址检察工作站揭牌
- 新闻记者|95后女诗人星芽登山时遇难 知情人:突发疾病可能性更大 出发前做了充分准备
- 新闻记者|人大代表之声?丨邓宝山:秉承传统工艺,弘扬家具文化
- 春天就要吃春饼!看看长岛春饼的别样魅力|好品山东 | 新闻记者
- 新闻记者|三星堆考古发掘获评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
- 红星新闻记者|陈寅恪长女、知名内科医生陈流求逝世 生前曾说父亲叮嘱学医万不能马虎
- 新闻记者|【组图】济南:水果汤圆、鲜肉汤圆、五彩汤圆 动物们的元宵大餐长这样!
- 新闻记者|欢欢喜喜“闹”元宵
- 新闻记者|灯不离手 韵味在耍 四川广元新春这样“闹”丨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
- 红星新闻记者|“点燃”冬奥的长信宫灯占C位!故宫开年大展,130余件文物诠释“何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