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天才翻译家”成名之后:喧嚣内外 看见角落

中新网杭州1月20日电(张煜欢 张雨滴)连续几天,杭州市区的这座老小区里,往日的宁静被搅动了。
当“躁郁症儿子成为‘天才翻译家’”的故事在互联网刷屏,诸多人感动并好奇于这家人背后的故事,一时间,关注与喧嚣四起。好似一颗石子丢入池中,层层涟漪下,人们看到了一个家庭长达数十年的“自救”,也看到一本译作诞生过程之艰巨,一种精神疾病治疗康复之漫长……
喧嚣内外,中新网采访人员试图通过与这对父子的对话,及和图书馆、翻译界、医院精神科的“联动”,找寻这一波澜背后人们值得关注的角落。
精神科|“天才翻译家”成名之后:喧嚣内外 看见角落
文章插图
金性勇(左二)在工作人员搀扶下离开。周孙瑜 摄漩涡内:宽慰、婉拒、平常心
“您最喜欢晓宇翻译的哪本书?”
这天午后,几缕光线透过玻璃柔和照进小区的“阳光老人家”,父亲金性勇和儿子金晓宇在屋内接受采访人员采访。
面前这位86岁的老人伸出手,颤巍巍指向桌上一本厚厚的《十首歌里的摇滚史》。这本书是一本音乐文化史著作,讲述了国外十首摇滚歌曲背后的时代故事。
“翻译这本书时,晓宇也会专门找来书里的音乐反复听,叮叮咚咚,所有鼓点他都好像有感应似的。”金性勇说,“他听得开心,我也看着开心。”
这份开心实在难能可贵,特别是于过去漫长的几十载而言。金性勇夫妻大学毕业后同分配到天津工作,在1972年生下小儿子金晓宇。孩子五六岁时,被同伴用玩具枪射出的针打碎了左眼晶体,瞎了一只眼睛。后来,原本成绩不错的金晓宇在高中时突然厌学,并“性情大变”,有了暴力倾向。后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躁郁症),即双相情感障碍。
金性勇夫妻俩带着金晓宇回到了杭州。儿子不上学,不工作,不成家——也不要紧,只需他健康便好。在家的日子里,金晓宇的阅读与语言潜能却被无限激发。金性勇称,那时给儿子买了英语、日语、围棋、音乐等方面两百多本书籍。为了让儿子生活更充实,他还在1993年花了一万多元买了台电脑。
再后来,便是“天才译者”的诞生故事了。与其说是“逆袭”,或许更像场“自救”。金晓宇在自学之下掌握了多门外语,并开启了翻译生涯。父亲负责收外文样稿,买资料书,打印、寄出校稿……
精神科|“天才翻译家”成名之后:喧嚣内外 看见角落
文章插图
浙江图书馆内设置的“金晓宇专架”。张雨滴 摄金性勇看着满桌金晓宇翻译的书籍,用手轻轻摩挲着封面,看向采访人员道,“装订得很好看,对不对?”这位老人从不以自己多年的苦心自居。他最惯常提在嘴边的,始终是儿子的翻译事业。
“我常在想,虽然我是五六十年前的大学生,看起来很难得,但能留下的实实在在的回忆并不多。而晓宇翻译的这些书,是永远可以摆在这里的,以后的人也会读到。这是最令我宽慰的事情。”金性勇说。
他向采访人员举例,第一次翻译本雅明的《书信集》时,金晓宇立马买来德文版与英文版的书籍对照看。原版书很厚,儿子花了很久时间才认真看完,“他脑子里这才有了感觉”。
十个人翻译就有十个人的感觉——金晓宇很认同这句话。
“我觉得翻译不像下围棋,非要有个你赢我输。翻译完以后,自己给自己心里默默打个分就好。”金晓宇和采访人员说,通常给自己的作品打60分。
金性勇的老伴在去年11月去世。他回忆,三个人最享受的时光,亦是金晓宇沉浸于翻译事业的日子。比起父亲,金晓宇更为讷言。但他仍清楚记得,小时候是母亲给予了他外文的熏陶——“妈妈教会我唱字母歌。”他回忆。
如今父子的生活,倘若没有众多来访者的打扰,是极为平静和顺的。
金性勇说,每一日,儿子在家安心翻译,他主要负责做家务。晓宇有翻译不完的作品,老人便有做不完的家务——倒也是种别样的陪伴。
提及“出名”后的生活变化,面对各方涌来的善意,老人多次提及“千万不能收钱”,婉拒捐款。
“大家放心,我的退休工资够吃够穿,我们不需要金钱上的帮助,感谢了。”他摸了摸自己身上的黑色外套,向采访人员道,“要太多钱又有什么用呢?我一件外套穿十年也穿不烂。”
老人一辈子质朴。如果非要谈到命运,他对“不公”二字早已看开。
“我当然有想过,为什么我曾经这么苦?但现在想一想,生活可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已经知足了。”金性勇说,“我就想,要把自己的心放平,真正做到一颗平常心——得到的东西就是得到的,谁也抢不走;失去的东西就不要去可惜它,那不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