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人,要学会从“负重前行”,到“举重若轻”( 二 )


这半步 , 就是从负重前行 , 到举重若轻 。
只有走出了这半步 , 你才完成了这轮真正的历练和成长 。
成长是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 , 掉进去了叫挫折 , 爬出去了叫成长 。
只是 , 有的人哭着爬出来 , 有的人笑着爬出来 。
真正成熟的人 , 可能不会说“还剩半条命” , 而是会说“捡回半条命” 。
这有什么区别?
语言的背后 , 是心理状态的不同 。
不是失去 , 而是得到 。
不是绝望 , 而是希望 。
不是悲观 , 而是乐观 。
这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心力 , 需要我们有强大的“逆商” 。
这半步 , 要怎么走?
—3—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情》的作者保罗.斯托茨 , 教给我们四个步骤 。 在得到 , 谭昊老师也专门对这本书做过解读 。
第一 , 倾听我们对逆境的反应 。
保罗说 , 我们可以玩一个小游戏 , 一旦陷入逆境时 , 大脑就马上敲响警钟 。
比如 , 用“bingo”这样的 , 一个好玩的声音来提醒自己 , 逆境来了 。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种好玩的声音本身就能让我们放松 , 用更积极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
而且 , 当大脑出现这种声音时 , 我们也可以清晰判断自己的反应 , 是悲观还是乐观 , 反思自己 , 以此调整 。
倾听对逆境的反应 , 就是先倾听内心的声音 , 提醒自己用更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 。
第二 , 探究对逆境结果的担当 。
面对逆境 , 很多人会放大问题 , 认为都是自己的过错 , 觉得所有的结果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
这种放大 , 会导致过分的自责 。
我们要做的 , 是承担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 , 但也不推卸的责任 。
事情发生了 , 承担责任 。 意外发生了 , 承担结果 。 灾难降临了 , 承担损失 。
不怨天尤人 , 而是接受事实 , 才有改变和影响结果的可能 。
第三 , 分析我们身边的证据 。
目前遭遇的情况 , 真的有那么糟糕吗?我们真的认真分析过吗?
作者将这个质疑和分析的过程 , 概括为三个问题 。
我们可以问自己:
有什么证据表明 , 当下的情况是我无法掌控的?
有什么证据表明 , 逆境一定会影响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
有什么证据表明 , 逆境必然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面对逆境 , 我们常常自乱阵脚 。 但是 , 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 , 把答案写在白纸上时 , 却经常会发现:
原来 , 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
第四 , 做点什么 。
理性的做法 , 是缩小关注圈 , 扩大影响圈 。
关注圈太大 , 就会自我代入 。 而关注圈很多事情 , 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
而影响圈 , 才是真正我们能做的事情 。
现在 , 就是扩大影响圈的时候 。 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 。
因为行动 , 会带给我们掌控感 。
我们恐惧的常常是已经发生的结果 , 但我们焦虑的却经常是尚未发生的未来 。
对未来的失控 , 会让我们深陷逆境 。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想 , 全是问题;做 , 全是答案 。
试着去做点什么 。 一定要去做点什么 。
当我们在生活遇到逆境 , 甚至绝境时 , 都可以用这四个步骤 , 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
当你有了这种思维和习惯 , 就能够坦然接受事实 , 并试着在危机中寻找机会 。
至少 , 我们不能浪费一次危机 。 因为痛苦 , 是进化的良机 。
最后的话
所以 ,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有的人面对逆境 , 痛苦地负重前行 。 而有的人 , 却能够举重若轻 。
本·霍洛维茨在他的书《创业维艰》中说:
在创业的8年多时间里 , 只有3天是顺境 , 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
如果说走向成功需要十万八千步 , 那么我们也许还差十万七千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