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逢新春佳节,上海博物馆都要一场小型的生肖文物展,2022年新春的吉祥物是老虎,为迎接壬寅虎年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上海博物馆联袂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
文章插图
这个展览共展出10件文物,6件线下实物展出,4件为线上展品。上海博物馆为本次展览甄选出6件精品文物,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有4件交流文物。展览于1月18日起展至2月27日。
在上博一楼大厅展出的5件文物,分别是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金代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西汉鎏金虎镇与金代秋山玉饰,以及来自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19世纪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与青花虎竹纹大盘。
文章插图
金代 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
很多人看到上博馆藏的金代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陶瓷虎枕,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疑问:古代人真的会睡这么又冷又硬的枕头吗?不会睡出颈椎病吧?
其实,中国古人使用的枕头花样繁多。枕头分硬枕和软枕,光硬枕的材质当中就有玉、石、木、竹、陶、铜、琥珀等等。而今天流传的虎枕文物中,也分出土陪葬品和生活用品两种,作为陪葬品的虎枕就特别高,作为而生活用品一般高度不超过15厘米,而且很多是垫在颈部的。从医学角度看,人在睡觉时头部体温在34度到35度,略低于身体温度,陶瓷虎枕有利于降温,改善睡眠质量。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主张虎头枕可以治疗与睡眠相关的疾病。
而老虎作为百兽之王,虎的形象向来被认为有驱魔镇妖的作用,古人使用虎枕,包括民间给孩子睡虎枕,往往取其辟邪、吉祥之意。陶瓷虎头枕在金代盛行一时,产地主要在山西、河南一带。在今天,中国陶瓷虎头枕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收藏门类。
文章插图
西汉 鎏金虎镇
上博馆藏西汉鎏金虎镇整体为卷卧状,虎体内灌有铅以使其更加稳重,全器重3600克。古人做虎镇是干嘛用的呢?在秦汉以及更早的时候,人们主要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可想而知,为避免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或者牵挂衣饰,便出现了“席镇”,即压住坐席四角的重物,而老虎的威武感更适合“镇”的意思。
文章插图
金代 秋山玉饰
上博馆藏金代秋山玉饰正面采用透雕手法表现柞树、山石、灵芝等山林景象,其间一老虎蹲坐回首,头部及毛发刻画细腻,充满山林野趣。玉饰局部巧用玉料皮色来表现老虎的皮毛及灵芝,属于“俏色”工艺。“秋山”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在辽代,每逢春、秋两季统治者要外出行营并渔猎,金代继承此习俗并更名为“春水”、“秋山”。“春水”和“秋山”玉便成为金元时期极具特色的玉器品类。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早就有崇虎习俗,但日本境内并不产虎,因此文物中的老虎形象往往充满异趣,颇具想象力,今天看起来就十分卡哇伊。
文章插图
19世纪 日本有田窑 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
日本九洲国立博物馆藏的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烧制于日本有田窑。16世纪末,日本武士家族在宴会时盛行使用大盘摆放菜肴,起初他们用中国瓷盘,17世纪初,有田窑兴起后,日本本土制作的大盘渐渐成为上流社会餐桌上的奢侈品,此类虎竹图大盘受到了广泛青睐而传世最多。
文章插图
19世纪 日本志田窑 青花虎竹纹大盘
这件日本九洲国立博物馆藏的青花虎竹纹大盘产于日本志田窑。由于对有田窑瓷器的需求量递增,位于有田大外山区域的志田在18世纪初成为了制作批量瓷器的窑场,19世纪初,志田窑步入全盛期。大瓷盘适用于当时日本城市富商中流行的宴席或高级餐馆。
在上博一楼的电子屏上,将线上展示另外4件文物,包括上海博物馆馆藏清代沈铨《花鸟走兽册》、清代福建漳州《招财纳福辟邪年画》,以及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馆藏日本画家熊斐的《虎图》与土方稻岭的《猛虎图》。
文章插图
清代 沈铨 花鸟走兽册
清代画家沈铨所画的花鸟走兽工整秾丽。他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受聘到日本长崎,在那里待了三年。当时日本人很重视沈画,学生众多。晚年沈铨定居苏州,声名颇盛。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